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如果想扼杀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颠沛求学奠根基,归台创业筑高峰

张忠谋1931年出生在浙江宁波,那时候家里条件还行,父亲在地方财政局当局长,国民党那边算中层干部。小时候日子过得平稳,可抗日战争一打响,全家就开始四处躲战乱。从上海到浙江,再转香港,最后挤到重庆,足迹踩了大半个中国。

战火连天,家里也跟着乱套,父亲后来失势,只剩小摊子勉强维持。张忠谋小小年纪就得扛起责任,1949年考上哈佛,读了一年转麻省理工,机械工程专业,1952年本科毕业,1953年硕士到手。本想继续读博,斯坦福都录取了,可家里没钱供,学费贵得吓人,他咬牙放弃,当了长子,总得寄钱回去养家。

1954年进德州仪器,从底层工程师干起,那公司当时半导体部门正火热,他一步步爬,1958年升主管,1967年副总裁,1971年资深副总裁,1978年部门总裁。干了25年,成果一大堆,职位水涨船高,可张忠谋总觉得打工不是长久计,总想自己闯荡。

1983年52岁回台湾,当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帮着布局半导体。两年后,1985年政府请他出山,1987年2月21日正式创办台积电,那年他56岁。起步资金政府投了七千万美元,占股近半,他拉飞利浦合资,定下只做代工不碰设计的路子。这模式听着简单,其实赌对了,当时行业大厂都自己设计自己造,研发压力山大,台积电专攻制造,避开弯路。

刚开张那几年,台积电亏得一塌糊涂,技术跟不上,订单少得可怜。张忠谋砸钱升级设备,买荷兰ASML光刻机,砸荷兰光刻机,专心搞良率。1990年制程破0.5微米,营收开始翻身,1994年上市,股价蹭蹭涨。摩尔定律一发力,芯片越做越小,其他公司分心设计,台积电全押制造,慢慢拉开差距。

到2000年,已是全球代工老大,营收超百亿。这模式真牛,客户如苹果英伟达AMD,全靠台积电烧钱建厂,2纳米3纳米独一份,三星勉强跟上3纳米,良率低成本高,企业订单自然偏向台积电。张忠谋退休前,台积电市值万亿,全球半导体七成产能在他手里。

汉芯风波挫信心,狂言扼杀露锋芒

200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刚起步,闹出汉芯事件,上海交大教授陈进把摩托罗拉手机芯片拆了,磨掉标,刻上汉芯二字,宣称国产DSP。发布会一开,媒体蜂拥,骗来国家上千亿资金,项目层层批,实验室扩建不停。

结果2006年曝光,全是山寨,行业震动,国家资金链断了好几年,芯片研发叫停,退步十来年。这事伤筋动骨,本该是突破口,反成笑柄,信心一下蔫了。整个半导体圈子反思多,制度漏洞大,监管松,资金追着热闹走,没真把关。

张忠谋那年正好来大陆交流,应中科院王阳元院士邀,谈代工经验。会上他直言,大陆芯片落后,供应链全控台湾手里,如果想卡脖子,对岸真没辙。这番话听着刺耳,可2003年台积电营收40多亿,制程全球领先,大陆还在微米级挣扎,汉芯风波刚爆,底气不足。

他强调,美日韩荷台捏住瓶颈,光刻机材料设备,全链条卡死,中国短期难翻身。媒体传开,争议大,有人说狂妄,有人觉得实话实说。毕竟台积电模式成熟,客户忠诚,订单排队,大陆企业绕不开。

​其实张忠谋言论有背景,那时中美关系缓和,大陆请他指点,氛围还行。他跟王阳元聊技术细节,画流程图,提改进建议。可一说到整体格局,就露锋芒,觉得大陆起步晚,基础弱。汉芯事件正好戳痛点,国家资金白扔,行业士气低,台积电反倒越走越顺。

这话虽难听,反映了当时差距实打实。台积电不光技术牛,管理严,良率高,成本低,三星追了二十年,还差一截。大陆那时企业散,研发资金分散,汉芯一闹,更添乱子。张忠谋在美国待久,视角偏西,话里透着优越,可也提醒大陆,得实干补课。

这番话传到两岸,影响不小。大陆媒体批他傲气,台湾那边捧他护岛神山。张忠谋没收口,2023年还说给大陆10万亿也造不出高端芯片,绝不可能成霸主。底气从哪儿来?台积电垄断2纳米,全球仅此一家,苹果订单独占三成,AI芯片全靠它。

供应链咽喉在手,卡人容易,松手难。汉芯风波后,大陆反思深,推科研条例,打击造假,制度一步步严。可张忠谋那话,像镜子照出痛点,也激起斗志。差距摆着,不认账不行,得一步步追。

美厂扩张费血本,大陆崛起破壁垒

​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美国禁令一出,高端芯片出口卡死。台积电首当其冲,华盛顿逼它赴美建厂,2020年宣布亚利桑那投120亿建Fab21,2024年4纳米试产,2025年8月连续两季盈利,总亏近400亿新台币。这厂建得曲折,工会罢工,成本飙升,良率低迷,进度拖后腿。

2025年10月,董事长魏哲家法说会爆料,又拿第二块地,计划建超大晶圆厂聚落,加速2纳米升级,AI需求热,客户催单。总投资上千亿,三座新厂两封装一研发,2029年前难全开,特朗普关税推制造业回流,凤凰城标语满街。

​台积电全球布局,日本熊本二厂2025年投产,德国德累斯顿建厂,成本高企,文化差异大,美国厂工人培训费劲,设备运过去关税重。这扩张像饮鸩止渴,短期亏本,长期稳供应链,可台湾本岛产能紧,订单爆满,美厂分流压力山大。三星良率追不上,成本是台积电几倍,企业转向选项多,垄断松动。张忠谋退休后,刘德音接棒,地图指风险点,地缘政治变数大。

大陆这边,半导体追赶猛。2018年后,中芯国际加码,2020年14纳米量产,2023年7纳米突破,2025年目标5纳米等效,利用DUV设备绕弯,良率超60%。华为海思麒麟系列推新,2024年测试台上数据稳,2025年上半年营收4200亿,全年冲8000亿。

中芯营收2024年跻身全球第二,仅次台积电,28纳米以上产能满载,12英寸月产240万片,全球占比42%。华虹扩产,成熟制程抢滩,AI芯片国产化加速,资金倾斜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年增11%以上。

差距还在,台积电领先15年,可大陆从零起步,十年逆袭,韧性足。Yole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产能超台湾,份额从21%飙升。制裁反倒逼创新,华为中芯联手,生态建起,国产设备材料补链。

台积电美厂虽扩,费血本多,良率文化两头堵,大陆专注内需,AI竞赛双轮驱,国产替代快。汉芯教训记牢,制度严,实干多,崛起势头稳。张忠谋那话,二十年过去,已现裂痕,大陆不光有还手之力,还在破壁垒,未来棋局,谁笑到最后,得看实打实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中国大陆   创办人   无能为力   张忠   三星   大陆   纳米   半导体   台湾   芯片   资金   全球   光刻   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