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了?中美刚谈妥,李嘉诚公司就紧急发声,不会违法进行交易

文|青橘罐头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3月4日一则消息让人震惊,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准备和美国一财团签署出售港口的协议。

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反响,港媒《大公报》更是多次点名批评李嘉诚和长和集团。

最终长和的港口交易也无疾而终,但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长和的众多小动作也暴露出来,对卖港口一事基本不作出回应。

但就在中美关系迎来转机的24小时后,一个重磅消息从香港传来。

沉默许久的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突然对外界关注的港口出售计划做出回应。

而这个时间点的选择,让市场猜测纷纷,作为商业嗅觉敏锐的“超人”李嘉诚,此次态度的转变是否与中美关系解冻有关?

这个价值数百亿的港口交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考量?

关税战缓和信号,中美博弈的24小时转机

5月12日,一场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让全球市场为之振奋。

这场谈判不仅打破了此前市场对中美关系的悲观预期,更在短短24小时内引发了连锁反应。

中美双方在会谈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务实态度,美方一改此前咄咄逼人的姿态,同意大幅下调关税。

具体来看美国承诺取消91%的加征关税,对于剩余34%的关税中的24%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

这可远超市场预期的50%降税幅度,显示出美方在谈判中作出了实质性让步。

作为回应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并对24%的关税实施90天暂停。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担任双方牵头人,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在两国或第三国开展磋商。

这一机制的建立,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谈判成果的影响远不止于关税领域,它释放出中美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也将对两国间的其他争议性议题产生连锁效应。

然而就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布的24小时内,一些敏感的商业交易就出现了新的转机。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在港口交易问题上的态度转变。

打破16天沉默:长和深夜声明

就在中美关税谈判结果公布的当天深夜,一份来自长江和记实业的声明,打破了持续16天的沉默。

这份声明的发布时机,让人不禁联想到中美关系缓和的大背景。

回溯这场港口交易风波,3月4日长和宣布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出售遍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拿马港口公司的股权,这意味着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战略要地,可能落入美国企业之手。

可以说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高度关注,4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发声,明确表态将依法审查,要求交易方不得采取任何手段规避审查。

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在5月6日强调,相关方必须审慎行事。

但面对监管部门的连续表态,长和却一直保持沉默,甚至有美媒爆料称,长和计划将港口资产拆分成两个交易包,试图规避监管审查。

不过一向不予回应的长和集团,在5月12日深夜发布了一则公告。

声明中长和强调“绝不会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并详细列举了四大前提条件。

必须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符合法律法规、获得股东同意以及满足其他常规条件。

可以说这种态度转变,显然不是简单的巧合。

而长和解释称原本计划在5月22日股东大会上说明情况,但因股东和媒体频繁询问而提前发声。

这个解释似乎有些牵强,毕竟此前16天里各方质疑声不断,长和却始终保持缄默。

甚至在5月10日97岁高龄的李嘉诚现身五月天演唱会时,面对记者关于港口交易的提问也未作回应。

自然这份声明的措辞也耐人寻味,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港口不卖了”,但通过强调合规性和监管审批,为日后可能的交易调整预留了空间。

这种微妙的表态方式,体现出一个商业巨头在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权衡。

港澳办此前通过《大公报》发出的多次喊话,已经给了长和充分的缓冲空间,但直到中美关系出现转机,长和才作出回应。

这种选择性表态的背后,折射出商业资本对国际局势的敏锐嗅觉。

在中国展现出强大实力、美国不得不让步的背景下,继续推进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而长和集团态度的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在多重因素叠加下的必然选择。

细究其中缘由既有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的硬实力支撑,也有国际局势变化的软实力考量。

近期中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实力令世界瞩目,在军事领域,歼10CE战机成功出口巴基斯坦,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该地区的垄断地位。

这款全天候、多用途战斗机的性能获得国际认可,显示出中国军工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和集团的转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商业帝国,长和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今天,商业决策不能仅仅考虑利润最大化。

特别是在中美实力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过分倾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长和的这次转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趋势。

在国家安全意识普遍增强的今天,纯粹的商业逻辑已经不足以支撑重大资产交易,即便是李嘉诚这样的商业智者,也需要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界面新闻2025-05-12——长和发布声明回应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人民网2025-04-27——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

观察者网2025-05-13——长和深夜回应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不合法、不合规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财经   中美   害怕   紧急   公司   港口   关税   中美关系   商业   美国   声明   集团   转机   巴拿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