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税通知发往印度,莫迪已准备好后路,果断投入中国门下

最新的贸易摩擦数据表明,全球经济格局正在经历剧烈调整。7月,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美印双边贸易额同比下滑了18.6%,创下近五年来最大降幅。

全球投资者普遍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下旬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印度全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5.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度总理莫迪的应对策略成为全球财经界和地缘政治圈的焦点。

美印贸易碰撞再度升级

美国白宫在8月初正式对外公布,特朗普已签署针对印度的全新关税措施,通知已于8月2日送达新德里。关税税率高达25%,涵盖范围囊括印度多个出口行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纺织、机械等。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院则指出,印度对美农产品设置的高门槛、对科技巨头征收的数字税,以及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都是引发关税加码的直接原因。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最新统计,2024年印度对美数字服务征税规模同比增幅高达47%。

印度方面,面对关税升级选择了审慎回应。印度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已就美方举措展开全面影响评估,并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尽管莫迪政府没有公开展现强硬态度,但印度媒体普遍认为,莫迪正有意为谈判预留空间。

多重矛盾下的莫迪抉择

贸易战表面上是税率的博弈,实质上却是经济结构与国家利益的碰撞。印度国内的经济依赖出口,但美国市场的份额在过去两年持续萎缩。与此同时,印度农产品保护政策和本土制造业“护城河”又是莫迪政府不可轻易放弃的底线。

印度信息技术协会(NASSCOM)在6月底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印度IT出口总额中,对美出口占比降至58%,创历史新低。印度农产品联合会则多次警告,若放开美国产品准入,将对小农经济造成毁灭性冲击。莫迪既要守住农民选票,也要防止制造业被外资巨头蚕食。这种困局,让印度在与美国的谈判桌上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并未把印度对美合作视为“筹码”。白宫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作为美国亚太盟友,印度本就应当履行对华遏制的“共识”,无权用此讨价还价。这一立场让新德里在谈判中丧失了原有的战略灵活性。

南海动作与大国平衡术

印度近期在南海的军事动作,引发了国际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7月30日,《印度斯坦时报》披露,印度海军将在8月2日向菲律宾派遣多艘军舰,并于8月4日至8日在黄岩岛附近与菲律宾进行联合巡航和军事演习。这是自2021年以来两国首次联合军演。印方还在2024年和2025年分两批向菲律宾交付“布拉莫斯”导弹。

这些军事举动,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印度在中美博弈与南海局势中的“下注”。印度国防部高官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印菲合作有助于“维护印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但多位国际问题学者认为,印度此举实际意在平衡对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同时向西方释放“可以合作”的信号。

南海局势的复杂性,给莫迪提供了对外博弈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印度外交的不确定性。一旦过度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印度与中方关系可能面临新的摩擦。

“随时投向中国”背后的博弈

近期,印度频繁释放对华关系缓和的信号。7月中旬,印度政府宣布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同期,印度投资促进局也主动放宽了对中国企业赴印投资的审批流程。种种迹象表明,莫迪政府正在为应对美国制裁预备“后路”。

不少国际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此举既有现实的经济需求,也包含了外交策略上的“对冲”。中印经贸关系近年来逐步回暖,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2%,成为印度出口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印度制造业、基建、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投资逐步扩大。印度希望借助对华合作来抵消美方关税带来的压力,同时提升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议价能力。

但中国相关智库也公开表示,对印度的“善意”应持谨慎态度。印度此前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共同推进“四方安全对话”(QUAD),并参与建立“稀土联盟”,试图摆脱对华供应链依赖。印度外交部尚未在美印谈判中主动提及这些合作项目,显示其仍有“多手准备”。

能否两头下注?现实已然变调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印度“墙头草”式的外交策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7月下旬发布的分析报告称,印度若无法稳定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全年的外资流入将下降12%。此举不仅威胁到印度国内制造业升级,也将加剧资本外流和卢比贬值的风险。

印度的“后路”策略并未仅限于中印关系。面对美国对俄贸易制裁升级,印度石油部长在7月底表态,印度已做好减少甚至暂停俄罗斯石油进口的准备,将积极寻求中东等新兴市场替代。路透社最新追踪数据显示,7月印度自中东进口原油规模环比增长21.3%,显然已开始为美方“二级制裁”做出调整。

这种灵活切换的策略,虽有助于印度短期内分散风险,但也让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信用度受到质疑。多家国际媒体评论,莫迪政府在多边大国之间“下注”,长期来看难以持续,势必影响其全球影响力。

贸易谈判的“死结”

8月的美印贸易谈判,分歧点依然突出。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放宽对美科技企业的数字税限制,并削减对本土产业的保护性政策。而印度方面,出于对国内选民和经济稳定的考虑,几乎无法在上述核心利益上妥协。

IMF专家组在7月的一份评估报告中直言,印度若大幅度向美方开放市场,国内制造业和农业都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美方则认为,印度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极大限制了美企进入,破坏了全球贸易公平。

在此背景下,谈判双方都未能在关键议题上让步。美国以关税加码施压,印度则以多元外交“加固后路”。尽管印度官方不断强调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实际行动上的弹性极其有限。

参考资料:

新京报:2025-07-31 17:39:25%关税!特朗普对印度下手了 | 京酿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印度   后路   门下   果断   中国   通知   美国   关税   美方   南海   政府   菲律宾   贸易   制造业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