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类劳动后,印度将反超中美:中国人因太勤奋而找不到意义


【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亚洲时报》10月23日发布了一篇题为《为何印度而非中国将引领AI后劳动时代》的文章。

作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人类的工作,劳动将不再是社会的核心,人类会进入所谓意义经济的新阶段。

而在这个阶段,中国人因为太勤奋,一下子没事可以干了,就会陷入精神真空,反倒是长期追求意识与灵性的印度人,更能适应这种无事可做的后劳动时代的生活方式。

文章以此得出结论:印度将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文明中,超越中国和美国。

整篇文章说得一本正经,实际上完全是胡说八道,它把AI的社会影响浪漫化、理想化了,同时又把精神特质神话了,且无视了现实竞争力,并对中国人抱有明显偏见。

勤奋现在不会,将来也不可能成为负担,所谓灵性这种抽象的概念,也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真正的优势。

真正的未来,既不是无劳动的乌托邦,也不是会冥想者得天下,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充满创造性转型的时代。

(亚洲时报报道截图)


很多人都对AI想得过于美好,但AI时代不是所有人类看着机器人干活就行,而是劳动转型时代。

技术革命从不会让人类失业,真正失去的是,是一些旧的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工作岗位。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每一次技术跃迁都伴随职业结构重组。人工智能的确有望代替重复性工作,但同时也会催生出大量新的需求。

未来更可能出现的劳动形式,不是体力与脑力的单一分工,而是一种创造力与理解力的新结合,但不管怎么样,人类的价值不会消失。

就像照相机问世后,画家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向印象派、抽象派,用更自由的方式表达感受。AI的出现,顶多是让人类改变画法,而不是彻底不画画了。

(AI机器人)


而所谓的印度灵性传统,也过于抽象了。

文章作者把印度的宗教、冥想文化视作未来优势,认为在AI取代劳动的时代,人类需要意识的探索,而印度正好擅长所谓内在修行。

这听起来像一场文明的升华,但却完全偏离了现实,冥想或许可以缓解个体焦虑,却不能取代工业体系。

冥想不会让芯片提速,瑜伽也造不出更好用的大模型,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取决于教育质量、科研投入,而不是对冥想擅不擅长。

印度的灵性传统或许能提供一定的文化自信,但难以转化为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

如今的AI浪潮,本质上是数据、算力与算法三者的竞争,而这些都与灵性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印度在这三方面的积累远不及中美。

把灵性当作未来竞争力,就像拿《薄伽梵歌》去应对量子计算,完全是开玩笑的。

(冥想)


相应的,中国人的勤奋,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束缚,反而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资本。

勤奋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一种持续学习、持续优化的精神。

儒家传统讲修身立业,强调人要在行动中找到意义,而非逃避现实。这种文化在工业化时代支撑了中国的崛起,也同样适用于AI时代的转型。

勤奋意味着韧性与学习能力,这些正是AI社会最需要的品质。AI会让效率更高,但创新依然来自人的坚持与积累。一个程序员凌晨调试代码,一个设计师反复优化提示词,这些勤奋背后,是人类不肯交出主动权的本能。

因此,懒散不会让人更自由,冥想也不可能取代实践,中国人的勤奋,是一种可以升级的文化算法,与时代同步更新。

无论古代还是当下,决定社会走向的不是谁更有灵性,而是谁能把思考落地成系统。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形成了从科研到制造、从基础设施到政策支持的全链条机制。

反观印度,虽然拥有大量理工人才,但教育分层严重,科研投入有限,那么即使灵性再高,一个供电都成问题的国家,如何在AI时代维持自主都是个问题,又哪里有空间让印度全民冥想呢?

(AI不是取代人)


人类追求意义的前提,是基本生存的稳定,只有当物质丰富、生活有保障,人类才有余裕讨论存在的价值。

印度至今仍有数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基础教育不均,医疗资源匮乏。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意义是下一顿饭能不能吃饱。

即便在高度发达的社会,AI带来的财富分配问题,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

中国之所以主导AI变革,是因为它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转型中保持稳定。没有物质支撑的所谓意义经济,完全是空中楼阁,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

AI或许能让部分人腾出时间冥想,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底层仍为温饱挣扎,所谓灵性文明不过是少数人的奢侈体验。

这篇文章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它夸大了印度,而在于它用一种文学化的臆想取代了社会现实。

所以中国人不会因为太勤奋而失去方向,印度也不会因为太灵性而领先世界,人类从未停止劳动,只是换了方式在继续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科技   中美   印度   中国   勤奋   意义   人类   灵性   时代   社会   中国人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