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裂开了,我看好的上市公司迈威生物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
就在这个周末,迈威生物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涉嫌短线交易。
作为持股3.78%的第三大股东,刘大涛的“个人行为”虽然被公司公告定义为不影响经营,但明眼人都清楚,问题多了去了。
因为我去看了一眼,是这家科创板药企自上市三年来的首个重大违规事件。
别说散户了,就连我都开始担忧其操作是否涉及内幕信息,甚至连公司治理不善的缺陷快要兜不住了!
此次调查的导火索虽是个人行为,但背后折射的是公司经营不善:
因为迈威生物自2022年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超30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63.61%,港股上市计划更显资金链紧绷。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支出和业绩,2024年研发投入7.83亿元,虽同比下降6.33%,仍占营收的391.8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但在我看来,这是销售不足预期目标的10%,渠道拓展乏力的确定一览无余!
无独有偶,与扬子江药业合作的终止更让商业化雪上加霜,被迫退回1.02亿元合作款。
这种“烧钱研发—销售哑火”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这家公司2024年营收2亿元却亏损10.4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迈威生物的故事堪称上市即巅峰:
科创板上市首日破发27%,发行价34.8元持续阴跌,2024年最低触及12.96元,市值蒸发62%,目前股价报19.99元,较发行价仍腰斩43%,总市值不足80亿元。
而股东户数从2022年高峰期的32万户锐减至当下的1.54万户,但散户占比反升至90%。
兄弟们,这种“机构撤退让接盘”的格局,只能说太眼熟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市场上的散户都将目光聚焦到了证监会对迈威生物的处置,因为咱们可以看出村里是否真的有对投资者的保护。
板上钉钉的是,这次是属个人行为,但监管对高管交易行为的审查趋严,未来可能延伸至公司信披合规性核查。
而对咱们散户而言,这个故事再次敲响警钟:在A股市场中,光有技术故事不够,更需要商业化落地的铁证。
而今年有不少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我盘点了这些公司并且名单放在文章最后了,有需要的可以转发、收藏起来。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