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中国游客的第七年,帕劳的“赌局”输得彻底。航班停飞、酒店倒闭、民众破产……这个曾经的潜水天堂,用自身经历为“选边站”的后果写下了最真实的注脚。

2017年时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那年有12.5万游客到访帕劳,其中9.1万人来自中国,科罗尔主街上的餐馆老板们抢着学中文,“你好”“谢谢”成了最常听到的问候语,连当地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家长们觉得孩子学会中文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

当时的帕劳太平洋航空每周有十几个中国航班,往返于香港、澳门和北京,旅游收入那年达到1。95亿美元,占了这个国家GDP的将近一半,酒店预订要提前两个月,淡季这个词在帕劳基本不存在。
2018年夏天,情况开始变化,帕劳政府宣布限制中国旅行团入境数量,理由是要保护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几个月后,中国直飞帕劳的航班陆续停飞,到2019年初,帕劳太平洋航空公司因为亏损宣布破产清算。

航班停飞的连锁反应很快显现,科罗尔的酒店入住率从原来的90%跌到30%左右,一家经营了15年的海景酒店老板告诉记者,他在2019年下半年关门停业,把设备全部变卖,主街上原本有23家针对中国游客的纪念品商店,到2020年只剩下5家还在勉强维持。
一位名叫托马斯的潜水教练描述了他的经历,2017年时他每天早上6点出海,带第一批游客去蓝洞和水母湖,下午2点再带第二批,现在他一周能接到一两单就算不错,大部分时间在码头等活,他说自己已经开始重新学捕鱼,虽然收入只有以前的四分之一。

帕劳的外交选择有其历史渊源,这个国家在20世纪先后经历了西班牙、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统治,二战后成为美国托管地,直到1994年才正式独立,帕劳国旗上的黄色圆形设计,被认为受到了日本太阳旗的影响,独立后帕劳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特殊关系。
2023年5月帕劳总统惠普斯二世访问华盛顿,与美国续签了《自由联合协定》,根据协定,美国在未来20年内向帕劳提供总计8.9亿美元的援助,这笔钱的使用分配已经明确,其中4.6亿美元用于建设军事相关设施,包括一座高频雷达站和两个港口升级项目。

用于教育、医疗和基础民生的资金约为2.1亿美元,分摊到20年,平均每年1050万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单单旅游业就为帕劳带来近2亿美元的收入,这个对比让不少帕劳人感到困惑。
日本方面承诺帮助帕劳发展旅游业,2022年日本航空开通了东京到帕劳的直航航线,每周两班,但效果并不理想,2023年全年帕劳接待游客总数只有3.5万人,相比2017年下降了72%,日本游客虽然消费能力强,但人数始终上不去,2023年日本游客总数约8000人。

2023年8月日本开始排放福岛核处理水后,帕劳的旅游业又受到新的冲击,虽然科学检测显示当地海水辐射值在正常范围,但游客的顾虑还是导致了预订量下降,当地旅游协会的数据显示,8月到12月的潜水预订量比上半年减少了15%,海鲜餐厅的生意也受影响,几家主打生鱼片的日料店陆续关门。
帕劳政府对核废水排放的态度相对温和,外交部发言人只是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表示“希望日方确保安全”,没有提出具体反对意见,这种表态与其他太平洋岛国形成对比,汤加和萨摩亚等国都在太平洋岛国论坛上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

帕劳的经济结构确实单一,除了旅游业,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工业,原本有一家金枪鱼罐头加工厂,2015年因为亏损关闭,2024年帕劳的对外贸易总额只有42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9%,出口商品主要是一些手工艺品和少量海产品。
太平洋地区其他岛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另一种参照,2019年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建交后,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了医院、学校和道路,基里巴斯在2019年恢复与中国外交关系,获得了港口升级和渔业设施援助,这些项目的图片和视频在帕劳的社交媒体上流传,引发了一些讨论。

帕劳继续维持与台湾的关系,台湾每年向帕劳提供约800万美元援助,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指导和医疗队派驻,2024年10月帕劳代表团原计划参加在澳门举行的国际旅游会议,但因为签证问题最终未能成行,这件事在当地媒体上引起不小的争议。
惠普斯二世总统在2024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说,帕劳“不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改变外交立场”,他提到美国和日本是帕劳的“长期伙伴”,这种关系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但演讲没有提及具体的经济数据。

科罗尔的旅游街区现在冷清了很多,原来最热闹的海滨大道,现在只有零星几家餐馆还在营业,一位在这里开了20年纪念品店的华人老板已经把店转让,回到菲律宾老家,他店铺旁边的两家店面一直空着,房东降了三次租金还是租不出去。
一些当地人开始种菜自给自足,在帕劳北部的村庄,有人把闲置的酒店停车场改成了菜地,种木薯和芋头,也有人去码头找打零工的机会,帮渔船卸货或者修补渔网,一天能赚到20到30美元,这些收入勉强够维持基本生活,但和旅游业繁荣时期没法比。

帕劳的医院现在面临药品短缺,因为政府财政紧张,一些常用药的进口被推迟。学校也受到影响,2023年有三所小学因为缺少经费暂停了课外活动项目,路面维护工作也延后了,主干道上的坑洼越来越多。
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帕劳的选择带来了什么结果,每个去过那里的人都能看到,海水依然清澈,珊瑚礁依然美丽,但街道上的冷清让人印象深刻。

看了帕劳这七年的经历,网友们可是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真是想不通,有钱不赚是咋想的?我们游客去消费,是去送钱的,又不是去捣乱的,怎么还把人往外推呢?”
“说白了就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你一个靠旅游业吃饭的小国,好好当你的‘上帝水族箱’就行了,非要去玩大国博弈,结果成了炮灰。”
“54%的游客说不要就不要了,这总统当时是喝了多少?看看现在,酒店关门,飞机停飞,图个啥?就图美国给画的那张20年大饼?”
“美国给的援助看着多,但大部分是用来修军事设施的,钱转手又回到了美国公司手里,帕劳老百姓一分钱实惠没落到,纯纯成了人家的‘工具人’。”
“这就是典型的‘政治正确’害死人。为了讨好某些大国,连最基本的民生和经济都不要了,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最讽刺的是,口口声声说中国游客破坏环境,结果转头就默许日本排核污水,这哪是关心环境,这是关心‘站队’正不正确。”
“这剧情我怎么感觉这么眼熟?好像立陶宛也上演过类似的一幕,结果也是经济受损严重。这些小国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看了帕劳的教训,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什么?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