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特批释放了一位女犯人,并表示她是全党的恩人

1955年,北京一处监狱的审讯室内,工作人员将一份特赦令放在黄慕兰的面前。

“主席特赦了你的死刑。”

铁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扫过黄慕兰苍白的脸颊,她低头望着手腕上的镣铐,“主席说你是全党的恩人。”

这位隐蔽战线上的传奇女英雄陷入沉思,想起了她过往几十年的经历,想起营救周恩来时的惊心动魄。

牢狱之灾

这位曾经潜伏敌营十余年、智救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红色特工,在建国后却因政治运动牵连身陷囹圄。

黄慕兰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她出身名门却投身革命,潜伏敌营屡屡立下奇功,功勋卓著之时却又不幸蒙冤受屈。

黄慕兰的牢狱之灾,源于潘汉年被抓而引发的震荡,这位曾与她在国民党统治区潜伏并肩作战的中央特科领导人,被人们说成了内奸。

而曾在白色恐怖下出生入死的黄慕兰,此刻也成了"反革命分子"。

在狱中,黄慕兰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审讯人员要求她承认莫须有的罪名,但她始终坚守革命者的气节。

"我黄慕兰对党问心无愧",这句话成为她在狱中最坚定的回答。数年铁窗生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特工,只能在小小的狱室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慕兰”之志

黄慕兰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思想开放,学识十分渊博,属于维新派人士,还教导了数位辛亥革命中的进步人士。

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十分疼爱,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里,他却没有让自己的女儿缠足。

还把她送到新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黄慕兰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学起来什么都非常快。可是后来她也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

家里给她找的丈夫是一位抽鸦片、打丫鬟整天不务正业的废物,黄慕兰实在忍受不了,便回了娘家再也没有回来。

这段经历也更加坚定了反对封建思想的决心,黄慕兰积极参加各种新式运动,接受了新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

她的名字也是在入党那天自己改的,在入党仪式上她为自己取名“慕兰”,取“仰慕花木兰”之意。

后来黄慕兰遇到了和她一样同为共产党员的宛希俨,新婚第七天,丈夫就被派往赣南领导农民暴动。

后来很不幸,宛希俨被残忍杀害了,他的头颅挂在赣州城门。顾不及悲痛,黄慕兰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塞给农妇,自己则潜入上海滩去完任务。

在上海地下工作期间,黄慕兰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她化名"刘阿兰",以上流社会名媛的身份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

无论是租界的洋人,还是国民党的达官显贵,都对这个谈吐不凡的"刘小姐"青睐有加。正是这样的特殊身份,让她能够获取大量重要情报。

生死时速

她凭借自身的优势,结识了进步律师陈志皋,她很好地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这为她以后收集情报和完成任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时的百般努力在以后起了大用。

有一天,黄慕兰获取到一则重要信息,这个信息获取得十分巧合但却相当重要,南京方面抓获了一个共党要犯,这可不得了,一个高层人物被捕,这是多么重要的情报。

凭借特工的直觉,她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性,便急忙通过紧急联络渠道找到潘汉年,将这一情报火速上报。

原来是当时的高层领导向忠发被捕,他手里可掌握着周恩来等党的重要领导人的情报。黄慕兰的及时预警,让周恩来等人提前获得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收拾重要资料并转移至安全地点。

后来向忠发果然叛变,将他所知的信息一五一十都供了出来。得知这些信息以后,国民党大喜,立马就派人来抓捕周恩来等人,可当他们赶到地方的时候周恩来等人早已撤离。

还有一次,另一位高层领导关向应在上海活动时被捕。幸运的是,国民党特务暂时还没能确认他的真实身份,只是用有共党嫌疑的名义把他关押起来。

可是情况依然危急,若敌人验证了他的身份,发现他是中共高层,不仅他本人性命难保,恐怕整个上海地下党组织都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黄慕兰得知关向应被捕后,她立即行动起来,用一种隐蔽的方式让陈志皋去打探信息,说自己家的亲戚被国民党误抓了起来。

陈志皋一直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原来是一个地下党。

收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求助陈志皋立马行动起来。他的父亲与国民党关系密切,能够获知国民党内部的消息,还能把手伸进去捞人。

黄慕兰巧妙利用这层关系,了解到关向应被关押在龙华警备司令部,但敌人尚未掌握确凿证据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为确保万无一失,黄慕兰说服陈志皋出面,聘请上海滩顶级律师董康为关向应辩护。董康曾担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在法律界威望极高。

在法庭上,董康以"证据不足"为由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国民党当局同意"取保候审"。关向应得以金蝉脱壳,成功脱险。

获释后,黄慕兰立即安排他转移至安全地点,并协助他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整个营救过程干净利落,做的十分隐蔽,国民党从头到尾都没有起疑心,没有识破关向应的真实身份

这两次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奠定了黄慕兰在中共隐蔽战线上的特殊地位。如果没有她的及时预警,周恩来等人被捕这将是党的致命损失,因此说她是党的恩人党并不过分。

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她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黄慕兰的一生,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一生。她历经不幸的婚姻和牢狱之灾,却始终初心不改。正如她在自传中所说:“我生性好强,一贯迎着困难上,从不消极颓丧。”

这位被周恩来称为 “党的百科全书” 的传奇女性,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她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2017 年,110 岁的黄慕兰在杭州逝世,临终前她留下遗言:“把我的骨灰撒在浏阳河,让我永远守护这片红色土地。” 她的传奇,正如浏阳河畔的木兰花,历经风雨却愈发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历史   全党   恩人   女犯人   周恩来   国民党   身份   共党   情报   浏阳   牢狱   信息   上海滩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