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沪指时隔十年再度逼近4000点!两市放量超3600亿,存储芯片概念持续爆发

A股三大股指10月27日集体高开。早盘高开高走,大金融、中字头接棒带动股指上涨。午后两市高位震荡,尾盘沪指数次冲击4000点未果,一度摸高至3999.07点。

【资金流向】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通信、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板块,净流出电池、银行、游戏等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工业富联、胜宏科技、恒宝股份获净流入17.68亿元、10.16亿元、8.67亿元。

净流出方面,中信证券、东方财富、科华数据遭抛售15.45亿元、9.52亿元、9.04亿元。

从盘面上看,存储芯片概念再掀涨停潮,消费电子、CPO、电路板概念涨势强劲,稀土、核聚变、煤炭股表现活跃;游戏、海南、油气板块逆势下跌。

至收盘,上证综指涨1.18%,报3996.94点;科创50指数涨1.5%,报1484.21点;深证成指涨1.51%,报13489.4点;创业板指涨1.98%,报3234.45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3360只股票上涨,1859只股票下跌,平盘有217只股票。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2340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9742亿元增加3659亿元。其中,沪市成交10434亿元,比上一交易日8585亿元增加1849亿元,深市成交12967亿元。

两市及北交所共有89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17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港股市场同频共振,恒指、恒科指联手上涨,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涨逾1%,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涨超2%,两只核心标的此前均获亿元级资金加仓。

【机构观点】

财通证券:沪指冲击4000点确实标志着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活力的阶段,政策驱动和信心恢复的力量不容小觑。然而,能否开启一轮持续的“主升浪”,最终还需要经济基本面的扎实支撑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切实改善。

前海融悦资管:沪指下一个压力位或在4100点。

国诚投资:市场继续上行,关注上证4200点附近压力位。

展望后市,“十五五”规划建议透露哪些线索?银河证券建议关注以下主题投资机会:

1、新质生产力领域:顺应国家战略、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将是A股投资的重要主线。

2、消费领域:消费作为内需的重要部分,对稳定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

3、“两重”领域:关注地方重大战略项目建设的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基建、建材、机械等领域将受益。

4、反内卷领域:长期以来,治理无序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攻克的难题。

5、地产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向质量提升、制度创新转型。

港股科技板块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深刻演变,已彻底摆脱了过去单一的“互联网平台”标签,进化为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核心资产池。

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为例,其广泛覆盖了软件服务、智能电动汽车、尖端硬件制造、生物科技、半导体等关键前沿领域,既囊括了腾讯、阿里巴巴等在数字经济和AI领域持续开拓的互联网巨头,也包含了像理想汽车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代表了“硬件+软件+服务”融合的智能出行未来;既涵盖了百济神州等创新药领军企业,展现了生命科学的突破力量,也纳入了众多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攻坚克难的硬科技公司。

这种“软硬件结合、消费与科技并举、互联网与制造融合”的立体化结构,使得港股科技板块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捕捉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的理想投资工具。它清晰地表明,港股市场已经汇聚了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核心创新力量。

建议短期提升风险偏好,积极做多A股

财信证券认为,10月底前后将是市场行情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预计市场可能要消化中美谈判不确定性因素,预计A股市场以震荡整理为主,大盘蓝筹高股息风格短期占优。但在10月底中美谈判之后,预计市场对此前利空因素充分消化,如果谈判并未出现进一步不利因素,届时市场将走出震荡调整区间,指数选择继续突破向上的概率较大,建议短期提升风险偏好,积极做多A股。中期而言,在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美联储降息、技术面反转等支撑下,第四季度A股仍将走牛。

中信建投指出,10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10%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近期中美关系释放一系列缓和信号,特朗普多次表态传达沟通意愿,新一轮经贸磋商正在进行,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规划《建议》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A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信达策略表示,从时间上来看9-10月的震荡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本轮震荡指数整体偏强,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当前单日换手率缩减到8月底高点的1/2左右,缩量幅度也已经接近历史中牛市震荡期平均水平。10月20日-23日四中全会召开并系统部署“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从政策内容来看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先性,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是重点发展方向,国产替代、扩大内需、国防安全等方向政策预期进一步提升,可能成为指数结束震荡进入上涨期的催化。若后续中美贸易冲突没有进一步升级,11-12月指数有望在政策催化、盈利企稳预期、增量资金流入等因素的驱动下继续上行。

兴业证券表示,随着中美进行贸易谈判、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海外扰动最大的时刻或已逐步过去;更重要的是“十五五”公报积极定调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夯实本轮行情向好的中长期叙事,后续仍应以我为主、围绕“十五五”战略性布局。结构上,前期避险交易带来的“再平衡”带动结构上的性价比问题逐步消化后,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叠加,以积极挖掘科技成长产业机会为主,重视AI、军工、创新药。

中信证券指出,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首先,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其次,市场对贸易争端的理解也迅速从TACO交易经验的复制转向认真对待。此外,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3个月的负超额。中美谈判有阶段性的结果,三季报也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二是AI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AI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AI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第一财经、财联社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芯片   概念   市场   中美   领域   板块   政策   指数   资金   中信   建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