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非一人之思,而是一种精神!致敬“当山大王”的叛逆者

纪念"七一"专文:1927年盛夏,南昌城内暗流涌动。周恩来向贺龙分析起义风险时,这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猛将一挥手:“搞得成是好事,搞不成就上山!” 这句被历史尘封的宣言,如惊雷撕开教条主义的铁幕——当共产国际高唱“城市暴动”时,一群离经叛道的革命者,早已把目光投向群山之巅,他们在山坳上创建了中国革命的未来,这对如今应对百年未有之巨变具有深刻的启示!

山野间的星火燎原

当瞿秋白在汉口会议上疾呼进攻大城市时,毛泽东正将农会名册铺满木桌。“上山”不是毛氏独创,而是毛泽东式的革命先知先觉者的共同选择。彭湃早扛起锄头扎进海陆丰,把地主田契扔进火堆时,莫斯科的代表还在争论“农民是否算无产阶级”;朱德在苏联军事学院受训时拍案而起:“回国我就带兵上山!城市死路一条!”引得教官瞠目结舌;恽代英致信中央的密函墨迹未干:“我们应学习梁山泊,借山林养力量”...

这群“山大王”的叛逆,源于血的教训。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尸骨未寒,长沙马日事变血流成河。城市战线的崩塌,让黄公略在平江扯出“上山扎营”的横幅,徐向前在大别山密林间架起土炮——群山成了幸存的堡垒,更化作革命者的“新生子宫”。

从落草到开天

所谓“上山”,绝非水浒式的消极避世。彭德怀率平江起义残部奔上井冈时,马背上驮着三样“山货”:土地册、识字课本、苏维埃印章。在罗霄山脉深处,一套惊世骇俗的体系野蛮生长:陈毅带兵剿匪,转头把俘虏编入“山林工作队”,教他们测绘地形、采药治伤;湘赣边界插满木牌:“农民分田,士兵种菜,婆姨识字”;

当莫斯科发来电报斥责“游击主义”,毛泽东在茨坪摔了茶杯:“他们懂什么叫‘围剿’?山沟里有马列!”绿林好汉与革命军队的分野,正在这“山大王”的再造之功。朱德在竹林里教战士认字,彭湃用山歌宣传土改,徐向前拿松针给伤员消炎——群山不仅是屏障,更是熔炉,将草莽锻造成真正革命者的铁流。

峰巅上的中国

1930年寒冬,黄公略在赣南山坳刻下绝笔:“何日平蛮返故乡?”这位葬身荒野的“飞将军”不会想到,他心心念念的“平蛮”,恰始于这群离经叛道者的“上山”。当共产国际代表怒斥“放弃城市是背叛”时,贺龙在湘西溶洞整编神兵,彭德怀在井冈挑粮上山,陈毅在油山岩洞编写朱毛的《游击战术》教材...这些“山大王”的叛逆,实则是中国革命的绝地求生。正如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彻夜疾书:“一国之内,四围白色政权中,小块红色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结语:历史的天平终将倾斜。当瑞金沙洲坝响起“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童谣,当延安窑洞传出《论持久战》的翻页声,当年那群被共产国际视作“山匪”的叛逆者,已在峰巅托起一个新中国。近百年后的新中国,如今遭遇百年未有之巨变,没有现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例,但中国式的现代化已经启程,游击战变成了科技战、金融战和关税收大战等。但上山不是退却,而是向天空进发;落草不是沉沦,而是向大地扎根。当年“山大王”用草鞋丈量出的山路,至今仍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道路,往往诞生于“离经叛道”的勇气之中。君以为呢?

“老军观”,军事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以30多年媒体编审经验讲述新史记。所有文章坚持原创,主要聚焦军队统帅人物和事件,主推 《跟朱德学修身》等栏目频道,从周一至周五交替轮值党史军史文章和国际时评。按照平台规则,只有您加关注之后才能义务推送!相信专业的视角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更新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历史   山大王   叛逆者   精神   共产国际   离经叛道   革命者   平江   群山   莫斯科   峰巅   山坳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