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B站用户渣哥发了条视频,内容挺特别,他说自己每天用三部手机同时工作,还给十几家手机厂商打了上千通电话,目的只有一个,想让厂商愿意众筹,做一台顶级的LCD旗舰机。
按他的想法,这台手机得搭天玑8400或者天玑9300处理器,再配一块华星定制的6.78英寸LCD屏,要是真能做出来,那就是当时市面上配置最高的LCD机型了。
老实讲,这种用户自发组织的“请愿”在科技圈不算常见,尤其还是针对屏幕材质的,渣哥这条视频发出去后,LCD党们很快动了起来,在QQ群、贴吧、B站这些平台里收集签名和问卷。
我当时还特意去看了下相关群聊,没想到才五天,也就是到8月17日,群里就聚了2000多个用LCD手机的人,问卷也收了3600多份。
他们觉得这些数据能让厂商看到,确实有一群人需要LCD旗舰机,可最后证明,这点力量还是不够,最先泼冷水的是魅族和蓝狐,两家厂商相关人员直接说不考虑。
后来有消息说TCL愿意了解下情况,还提出可以在旧产线基础上,定制换芯换屏版的TCLP10手机,就是把原来的配置升级下,屏幕换成他们要的LCD屏。
但TCL有个条件,定制数量至少得5000台,而且不能走众筹,得用户直接在官网付款。
本以为这条线能成,结果没撑多久就黄了。
倒不是厂商反悔,而是LCD用户群里先出了问题,有人质疑定制方案不合理,有人觉得5000台的门槛太高,再加上有内部人士出来否认合作细节,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官方渠道走不通,不少LCD党只能转头找“魔改”的路子,所谓“魔改”,就是在闲鱼上找商家,把全新OLED旗舰机的屏幕拆了,换成第三方的LCD屏。
说实话,我之前以为这些商家是盯着“护眼”的需求做生意,后来联系了几个卖家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有个卖家直白地说,原装OLED屏维修成本太高,动辄上千,用一块成本低不少的国产LCD屏替换,既能解决用户碎屏的问题,自己还能赚差价,这就是笔单纯的经济账,护眼只是顺带的说法,算不上核心卖点。
而且换屏也不是换完就万事大吉了,我查了下用户反馈,除了iQOO12换屏后bug多,像iQOO12Pro这类机型,换了LCD屏后分辨率会下降。
更麻烦的是,很多第三方LCD屏只有60Hz刷新率和120Hz采样率,手机原来的距离感应、双击亮屏、屏下指纹这些功能也会失灵。
即便要牺牲官方保修和这些功能,还是有人愿意换,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能留住旗舰性能,又能用LCD屏的唯一办法了。
LCD党现在的处境,其实从三年前就能看出苗头,2022年的时候,红米还喊着“重振LCD荣光”,专门开了屏幕产线做Note11TPro,结果销量远不如同系列的OLED机型。
当时我还觉得,只要有厂商愿意坚持,LCD至少能在中低端市场留块地,可没想到,到2023年就只剩iQOOZ8和Note12TPro能看,2025年市面上就只剩vivoY505G这种换皮机了,衰落速度比我想的快多了。
厂商不做LCD旗舰,不是不想,是真的难,现在苹果、三星这些头部厂商都用OLED,三星、京东方这些屏幕厂自然把精力放OLED上。
你要是个厂商,想定制小批量顶级LCD屏,不仅花钱多,还可能找不到愿意接单的供应商,反观OLED,批量采购成本反而更低,换谁都会选后者。
还有个问题,现在消费者一提旗舰机,就觉得该用OLED,OLED能做纯黑显示、高亮度,还能让手机更薄,这些都是厂商宣传的亮点。
可LCD得靠背光板,做不了屏下指纹,屏幕下巴也难收窄,跟现在手机追求的轻薄、高屏占比根本不搭。
再加上用户基数实在小,iQOOZ系列做了好几代LCD,结果Z9还是转了OLED;红米Note11TPro在圈内有热度,销量却上不去。
厂商是要赚钱的,小众市场撑不起持续投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话说回来,我也能理解部分LCD用户的坚持。
LCD虽然在对比度、可视角度上不如OLED,但胜在护眼,还不会烧屏。
我身边有个频闪敏感的朋友,之前用某些OLED手机,看半小时眼睛就酸,换成LCD后就没这问题。
但这类用户确实太少了,就连网上喊着“LCD永不为奴”的人里,真正因为频闪敏感坚持的也没多少,更多是对屏幕参数的挑剔,比如买台千元机,能因为一点小毛病买十台退九台,厂商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不会太积极。
好在OLED的问题也在慢慢解决,以前大家吐槽频闪、烧屏,现在很多机型调光频率都到1920Hz、2160Hz了,远超肉眼能感知的范围。
还有厂商做了绿洲护眼、明眸护眼这些方案,加了低蓝光、环境光自适应的功能。
我那个频闪敏感的朋友,前段时间换了台带2160Hz调光的OLED手机,说现在看久了眼睛也不酸了。
本来想劝他再等等LCD新机,后来发现没必要,技术进步已经能解决他的问题了。
LCD自救运动没成,说到底是小众需求扛不过行业趋势,LCD有护眼的优势,但架不住OLED技术在进步,供应链更成熟,用户基数也大。
我觉得LCD党不用太执着于材质,毕竟买手机是为了用着舒服,只要护眼效果到位,管它是LCD还是OLED呢?厂商这边,要是能多关注下这类小众需求,哪怕在OLED机型上把护眼功能做得更极致,也是好事。
未来要是技术再进一步,说不定能做到既满足大众对OLED的期待,又兼顾小众用户的护眼需求,那才是真的双赢。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