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订酒店,你会发现可选的品牌越来越多。
从经济型到豪华型,各种细分品牌让人眼花缭乱。
可你知道吗?全球酒店品牌在2014到2024这十年间,产品组合翻了整整一倍。
均每个品牌系列旗下有 24 个品牌,看起来热闹得很。
但这份繁荣背后,却是行业的集体焦虑。
和疫情前比,酒店业整体收入居然下降了10.9%,典型的表面光鲜,内里发虚。
更扎心的是新品牌的存活率,简直低到离谱。
《2025 酒店品牌绩效报告》里说,全球超60%的新品牌熬不过激烈竞争,能活下来的还不到35%。
也就是说,每推出三个新品牌,至少有一个要打水漂。
为啥会这样?现在行业资源都往大牌子集中,小品牌既没知名度,又拿不到好的选址,想突围太难了。
而且业绩断层越来越严重,2019年之前还有52%的品牌能跑赢行业平均增速。
到2024年只剩28%,一半多品牌都在“拖后腿”,这样的局面能不内卷吗?
有人可能会问,品牌多了不是能抢更多市场吗?
事实恰恰相反,太多品牌挤在一块,市场早就饱和了。
为了抢客人,大家只能压价,每间客房的收入反而被压缩。
唯一还算亮眼的是中高端酒店,年复合增长率有2.1%。
可就算是它们,日子也不好过。
豪华品牌之间的收入差距从2014-2019年的5%扩大到近7%。
强的越强,弱的越弱。
不光是同行品牌多,酒店业还得面对民宿的“围剿”。
就说中国市场,2021年酒店数量快25万家,到2024年底预计涨到34.87万家,客房1764万间,这还不算完。
近两年新增民宿相关企业快19万家,光2024年就注册了近10 万家。
这么多住宿选择挤在一块,价格战根本停不下来,酒店利润一年比一年薄。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酒店房价都降了,整体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跌11.2%。
经济型酒店更惨,房价最多降了22%,再这么下去,很多小店真的要撑不住了。
比价格战更可怕的是,年轻人不喜欢传统酒店了。
现在年轻一代出门,更在意体验和性价比。
不是说酒店品牌大、设施豪华就买账。
他们宁愿去露营住帐篷,或者选有特色的共享住宿,也不想住千篇一律的酒店。
为啥?因为年轻人想要个性化。
比如房间能布置成喜欢的风格,能体验当地生活;
还想要情感连接,比如老板能推荐小众玩法,而不是冷冰冰的标准化服务。
可传统酒店还是老一套,早上送个早餐,房间摆几瓶水,根本满足不了他们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从这方面来看,酒店业需要转变思路,别再盯着“扩张品牌”“打价格战” 了。
比如可以跟民宿学一学,增加点特色体验,像在酒店里搞手工课、本地美食制作;
针对年轻人喜欢的“即时满足”,可以优化入住流程。
比如手机一键入住,想要什么服务几分钟内送到。
要是还守着老办法不变,别说抢不过民宿,连年轻一代这波客人都留不住,到时候可就真的没机会了。
毕竟市场不等人,只有跟着消费者需求变,才能在困境里找到出路。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