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吹响号角,决战要来了?32国对乌军援,俄终于等到东方强援

特朗普“鸣响战鼓”,可能将导致持续三年的俄乌战争迎来终结?而俄罗斯似乎即将获得支持,中国或许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根据美国Axios新闻网的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于当地时间7月14日宣布一项新的军援计划,预计该计划将包括一系列进攻性武器。

这一宣布也证实了特朗普在7月10日提到的即将在14日发布的“重大声明”。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无疑将对俄乌战场形势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象征着美国政策的再次调整。过去几天,俄罗斯、朝鲜、欧盟、美国和乌克兰的种种动向,似乎暗示着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即将打响。

泽连斯基的 "北约靠山" 终于支棱起来了

当泽连斯基在基辅的地堡里啃着冷三明治看战报时,他绝对想不到,那个曾让他骂到捶桌子的特朗普,会在 2025 年 7 月突然甩出个 "王炸"——32 国联合军援计划正式启动。

这个被戏称为 "乌克兰版马歇尔计划" 的协议,直接把北约的武器库钥匙塞到了乌军手里。

特朗普这次玩得相当溜:美国负责生产 "爱国者" 导弹和中程火箭弹,北约 32 国分摊 300 亿美元军费,德国、荷兰这些欧洲土豪直接包圆了首批 50 套防空系统的采购费。

美国陆军悄悄把 "爱国者" 导弹的年产量翻了四倍,从 3376 枚暴涨到 13773 枚,摆明了要把乌克兰变成 "导弹刺猬"。

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里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那句 "感谢所有仗义出手的朋友",估计是他这两年说得最真心实意的一次。

西方这三十国联手不是一时兴起瞎凑热闹。

前阵子美国还憋着劲不吭声,觉得没戏唱了,特朗普一张脸变得比翻书还快,转个头就说要重新军援乌克兰,甚至难得派了人去参加那帮“志愿兄弟”商量出兵乌克兰的会。

说白了,缺了美国这根“主心骨”,西欧这帮人哪敢真拿家当出去搏?现在老大松了口,他们才舍得甩牌下注。

而且,在近日结束的北约峰会上,北约承诺所有军援乌克兰的武器,将“100%从美国采购”,这些武器装备将用来支援乌克兰作战。

这些订单,将为美国军工复合体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已经和乌克兰签署了《美乌矿产协议》,可以说,美国在这场俄乌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

俄方发言人佩斯科夫那边只能干巴巴说句“遗憾”和“无法接受”,面对一帮突然打了鸡血一样的西方,硬顶的力气都显得有点虚。

人家被特朗普当冤大头宰也乐呵呵,这买卖怎么看都是美国稳赚不赔。

而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也积极寻求国际支持。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派遣了5000名士兵,并计划再派遣3万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老挝派出50名工兵协助俄军排雷,提高装甲部队的推进效率。尽管这种支持规模有限,但这具有象征意义,因为俄罗斯打破了与西方的孤立,构建“非北约”盟友网络。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要继续寻求朝鲜的武器援助,尤其是乌克兰战场上最为需要的152、155毫米榴弹炮弹、远程火箭炮以及近程弹道导弹。

韩国国家情报院监控到,朝鲜已向俄罗斯铁路运输了28000个集装箱,乌克兰国防部下属军事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娃少将更是称,过去三个月乌克兰军队60%的损失是由朝鲜制造的武器导致的。朝鲜不仅运送炮弹,还输送弹道导弹、火炮等,甚至把107mm火箭炮都送给了俄军。

北约秘书长称俄罗斯的军工产能是北约32个成员国总产能的4倍,而布达诺夫少将却表示朝鲜的军工产能供应了俄军60%弹药。

按照这样的说法,一个朝鲜的军工产能竟是北约的5倍以上,这无疑是对北约军事工业生产力的一种讽刺。

朝鲜有120万常规部队,并且具备相对完善的常规武器生产供应链,俄朝两国已经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为俄罗斯提供了非常稳定的士兵和武器的资源。

时钟尽头的最后豪赌

棋盘的中央,是两个已经被战争榨干了最后一丝元气的直接对手,他们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对俄罗斯而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美国的新援助——那些足以改变战局的导弹——抵达之前,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好的进攻窗口期。因此,俄军正在前线发起孤注一掷般的猛攻,试图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长期的战争消耗已让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经济困顿。它不得不放下身段,频繁向东方的邻居朝鲜求援。据称,约3万名朝鲜士兵正整装待发,准备用鲜血换取急需的能源和宝贵的实战经验。

对乌克兰来说,局势则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从援助断绝后的濒临崩溃,到重获希望后的绝地反击。美国的承诺就像一针强心剂,让他们不仅稳住了阵脚,甚至开始采取对俄反击、制裁中企等一系列强硬动作,姿态瞬间逆转。

那个无需出手的东方平衡者

在这场几乎所有人都已入局的牌局中,一个来自东方的角色——中国,虽然始终没有坐上牌桌,却像一个沉默的幽灵,影响着整场牌局的走向。

中国官方的立场很明确:不提供军援,只维持正常贸易。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如同一块巨大的战略磁铁,牢牢吸住了美国的一部分精力。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很清楚,他们的资源被分散在东欧、中东和亚太三个方向,难以全力以赴。

有种大胆的观点认为,一旦美军被彻底拖入欧洲的战争泥潭,其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必然会大幅下降。这会不会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期?没人知道答案。但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构成了对美国决策的一种无形牵制。中国的按兵不动,恰恰是最有力的行动。

一场完美可控的烈火,还是一场吞噬所有人的大火?

所有玩家的动机、算计与豪赌,共同将未来推向了一个迷雾重重的十字路口。

一条路,是美国最乐见的“可控僵局”。

战争不结束也不扩大,军火订单源源不断,俄罗斯的国力在无休止的拉锯战中被慢慢耗干,而美军士兵的靴子永远不必踏上那片土地。

另一条路,则通向失控的深渊。如果俄军总攻得手后势不可挡,或者受挫后朝鲜军队真的大规模介入,冲突将瞬间从代理人战争升级为“俄朝联盟”对阵“欧乌联盟”的区域性战争。那将是一场谁也无法预料结局的灾难。

即便是看似强大的援助承诺,也面临着冰冷的物理现实。比如,美国承诺的155毫米炮弹,其现有产能甚至不到前线需求的三分之一。宏大的战略最终要靠一颗颗炮弹来实现,而生产线不会因为总统的演讲就奇迹般地加速。

最终,这场牌局的走向,取决于各方在这根追求私利、规避毁灭的钢丝上,还能维持多久摇摇欲坠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财经   号角   决战   东方强   北约   乌克兰   美国   朝鲜   俄罗斯   俄军   战争   产能   中国   炮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