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没出手,欧盟要率先制裁中国?不准中国购买俄石油

#晒图笔记大赛##学者:美国政府应收起关税“大棒”#

文/御风

特朗普都没下定决心和中国撕破脸,欧盟却准备替美国分忧,以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威胁对中国发动制裁?

(俄罗斯油轮)

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9日报道,消息人士爆料,为了阻止中国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欧盟正在酝酿对中国等国施加制裁,这一主动走到台前,扮演美国“打手”的角色,不仅让外界震惊,更让人看清了欧盟已经沦为大国博弈中的“软脚虾”。

据报道,欧盟代表团已于9月8日前往华盛顿,与美方讨论所谓“二级制裁”,目的就是要在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问题上争取美方支持。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和特朗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之前,欧盟已经在贸易谈判和战略安全问题上对美国举手投降签订了一边倒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但这还不算完欧盟如今更进一步,甘愿冒着恶化中欧关系的巨大风险,主动替美国分担战略压力

事实上,欧盟内部早就存在对俄能源制裁的争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试图通过制裁瓦解莫斯科的财政命脉,但现实证明,这些措施不仅没能打垮俄罗斯,反而对欧洲自身造成了能源短缺、通胀高企和产业外迁的严重冲击。

(俄罗斯石油管道)

如今,在西方制裁逐渐失效的背景下,欧盟非但没有反思,反而打算将制裁的矛头指向中国。

问题是,中国可不是印度。印度被美国列入二级制裁名单,但迄今为止依旧在大规模购买俄罗斯石油,甚至拒绝购买美国石油,这已经让“二级制裁”沦为笑柄。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准备对中国故技重施,这不仅是十分不友好的行为,更是政治冒进与战略短视的体现。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欧印之间的水平。如果欧盟真敢贸然对中国动手,其承受的反噬将无法估量

(特朗普)

况且,中国手里拥有足够的反制工具。首先,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减少对欧洲关键产业链的依赖,把订单转移到其他新兴市场,直接冲击欧洲制造业的就业和出口。

其次,中国在新能源、稀土、关键原材料等领域握有战略筹码,一旦欧盟采取极端措施,中国完全有能力实施反制,切断欧洲的供应链命脉。

再次,中国还可以在外交和地缘政治上重新调整合作对象,深化与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合作,用更大的市场空间来替代欧盟。这些反击手段足以让欧盟付出惨重代价。

(欧盟工业饱受能源限制之苦)

更重要的是,欧盟自身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制裁博弈。过去两年里,欧洲因断掉俄罗斯能源供应,不得不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结果让企业用电成本飙升,产业竞争力急剧下降。

如果欧盟在此时又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全面恶化,其产业空心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欧洲经济将陷入更深的衰退。换句话说,欧盟对中国的制裁不仅是损人,更是害己。

事实证明,特朗普想通过金融霸权与制裁手段来扼杀俄罗斯的能源支柱,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印度都搞不定,又怎么可能搞定比印度体量更大、经济更加独立、外交更加主动的中国?美国如此,欧盟更是如此。

(中国不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所谓的“二级制裁”最终都将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他们幻想通过压力来迫使中国放弃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实际上却忽视了全球能源格局的现实。

俄罗斯已经找到新的出口市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在用实际行动打破西方的能源垄断。欧盟如果执意跟随美国对中国开刀,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自讨苦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财经   中国   欧盟   出手   石油   俄罗斯   美国   欧洲   能源   印度   中欧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