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晚上十点准时入睡。她坚信“早睡早起身体好”,并一直严格遵循这一规律。
然而,最近她发觉自己早晨总是感到更加疲惫,尽管按时上床睡觉,但夜间的觉也变得越来越浅,常常在半夜醒来。为了改善这个困扰,她去了医院。
医生听了她的作息时间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令她颇为惊讶。医生告诉她:“随着年龄的增加,过了65岁后,您不再适合年轻时的作息规律,身体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她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坚持的“早睡早起”并不适合她的身体状况。这一发现让她感到有些困惑,毕竟她从小到大一直认为,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医生的解释却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的生理和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物钟逐渐发生了变化。年轻时我们大多数人遵循的“早睡早起”原则,似乎成了人人称赞的健康习惯。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尤其是到了65岁之后,身体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阶段的老人并不是一味地要遵循传统的作息时间。
对于老年人来说,作息的规律性固然重要,但它更应该依赖于生理需求和身体的状态。过度强调早睡早起的传统作息规律,可能不仅不会改善身体健康,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逐渐失去深度睡眠的时间,而浅睡眠的时间相对较长。深度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增强免疫力、改善记忆力、恢复体力至关重要。
年轻人可能早早入睡后能快速进入深度睡眠,但老年人却往往陷入长时间的浅睡眠,难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因此,传统的早睡早起对于老年人而言,并非最佳选择。
她的困倦和早晨的疲惫,正是这种深度睡眠不足的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变得更加难得,强行按早睡早起的规律去调整,反而可能导致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睡眠需求来调整作息,而不是死守“早睡早起”的规定。老年人如果感到晚上并不困倦,不必强行入睡。
与其迫使自己在特定的时间上床,不如等待身体自然感到困倦时再上床睡觉,这样更能符合身体的生物钟。
同时,睡眠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深度睡眠,而不是刻意去缩短或延长某个时间段。
除了调整作息时间外,老年人日间活动量的管理也是关键。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变得迟缓。
然而,适量的日间活动对于老年人非常重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尤其是早晨的散步或下午的轻度运动,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调节生物钟,促进晚上深度睡眠。
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身体对睡眠的适应,改善夜间睡眠质量。而长期缺乏运动的老年人,由于身体处于“静态”状态,容易产生睡眠不规律的现象,深度睡眠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应保持日常轻松的运动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保持体力和活力,这对于调整作息和改善睡眠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睡前的活动也不能忽视。很多老年人习惯在睡前看电视或使用手机,认为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但事实上,长期注视屏幕,尤其是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我们入睡的关键激素。
睡前的过度兴奋或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可能会让身体难以进入放松状态,从而影响入睡的速度和睡眠的质量。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在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最好用一段时间的放松活动来替代,例如阅读一本书、冥想或进行深呼吸等,有助于身心的平静与入睡。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激素水平变化也会影响睡眠。例如,女性在经历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睡眠相关的症状,如失眠、多梦等。
老年人在这个阶段,应避免过度遵循传统作息规律,而应根据身体的具体状况来调整睡眠时间和质量。有时,晚些入睡或稍微晚些起床可能会更加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作息的灵活性非常重要,老年人应根据自身体质和生活习惯做出合理调整,而不是盲目跟从传统的“早睡早起”。
过了65岁后,老年人作息的健康规律并非如年轻时那样简单地依赖于“早睡早起”的理念。随着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作息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
适当的活动、避免睡前过度兴奋以及根据身体需求来安排睡眠时间,都是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充沛的重要保障。
她经过医生的建议后,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恢复了更高质量的睡眠。她不再固守“早睡早起”的传统作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的反馈,找到了一种更加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
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生理需求各不相同,最好的作息规律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的,而不是盲目遵循某个固定的时间表。
健康的生活方式,始终是建立在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根据某些固有的标准来限制自己。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方式,才能真正保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保持充沛的活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早睡早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骆萌,丁明峰,李改云,等.我国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J].护理研究,2024,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