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天开园两周年17号发)永续新材料:永续发展

主持人:昨天(16),天开园首批入园企业永续新材料发布新一代产品,同时面向全国招募合作伙伴。从2023年手握前沿核心技术落户天开园,两年来这家企业正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来听记者郭曦然的报道。

(发布会现场……压混)

永续新材料带到发布会现场的产品,既包括新一代的果蔬保鲜剂,也包括面向民用市场的清洗剂。公司总经理刘朝辉说:

(录音:我们有食源性的保鲜的产品,用胡萝卜、芹菜制备出来的,针对的我们有机的水果蔬菜。还有一款产品的话是果蔬的清洗剂,对农药的残留能实现99%以上的去除率。)

永续新材料2023年入驻天开园,当时,创业团队掌握着国际领先的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技术。这种纳米纤维素,在建筑、食品、精细化工、纺织、医药等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原料却只是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就是这样一种“点石成金”的技术,却一直没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公司董事长黄仁亮说:

(录音:零几年就有人在研究,但是转化不了,原因就是太贵,所以很多时候怎么降成本,让它绿色制备,不要产生污染,我们就把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个地方。)

2023年初,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恰在此时,天开园规划公布。于是,黄仁亮找来了自己的师兄,做过投资、也有创业经历的天津大学校友刘朝辉,在天开园核心区创办了这家“永续新材料”。

开门第一个月,团队就从一次有惊无险中体会到了天开园的周到服务:当自筹资金几乎用完,却还有订单等待交付,急需资金时,天开园主动帮他们对接了农业银行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而且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两天。刘朝辉说:

(录音:正常情况下,放款至少一个月,天开园还可以给我贴息一半, 实际支付的利率不到2%。看到了天津市政府的这么大的力度来促进我们的高校的成果的这种转化,能助力于我们的创业的成功。)

类似的雪中送炭在寻找应用场景、对接客户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永续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2024年,他们在天开西青园租下了4500平米的厂房,开始了食品保鲜用的纳米纤维素的量产,当年完成了两百多万的订单。同时,他们也开始尝试面向民用市场开发新产品。公司生产部部长崔俊杰说:

(录音:很多客户他对食品安全有很大的顾虑。比如我们认识的一个客户,他家里面是有宝宝的,他说你们要是生产出来一款食品级产品,去除农残,或者是保鲜,他是很乐于去接受的。)

由此,团队计划把“食源性”和“食品级”作为新产品的卖点,这就需要申请专门的许可。天开西青园的服务专员迅速帮他们联系了监管部门、行业专家,一起研究合规的配方。西青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军说:

(录音:我们又提前组织专家预审,指导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资料的准备,3天就完成了(审查)。)

几乎同时,天开园还为他们对接了央企远洋集团。天开发展集团科创服务部工作人员李桢说:

(录音:大宗的蔬菜水果保鲜的市场,远洋的运输,蔬菜是非常匹配的,所以就为他们联络了,后面当远洋集团再向非洲运蔬菜的时候,就做了实验。)

合作顺利推进。一百天后,经过永续的保鲜剂喷洒的整整一集装箱果蔬抵达南非。结果令各方满意。李桢说:

(录音:那边觉得比较惊艳的。当时是说他们的货柜会在海上有40天的航程,但实际上在海上整整差不多100天,运抵非洲的时候,损耗量是极低的。)

开业两年,永续新材料的快速成长让团队所有人都倍感振奋。眼下,刘朝辉已经在筹划向资本市场进军。

(录音:现在我们拓展到将近20多种的不同的保鲜的产品。年营收,去年的时候是1100万,今年的话估计能将近4000万左右,已经拿到了美国fda的食品级认证,后续我们还要加进一步加大营销的力度,争取能尽快的进入到资本市场。)

据统计,天开园成立两年来,已有超过50项科研成果在这里孵化,18个项目完成了从成果到产品的产业化,仅核心区就完成营收8亿元。今年,本市将持续探索天开园建设发展新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迭代升级,推动更多成果落地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科技   天开   新材料   纤维素   产品   西青   纳米   远洋   团队   核心区   非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