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痛骂美商务部长,擅作主张挑衅中国,美国布局被打乱

中国刚刚宣布要加强对稀土材料的出口管理,白宫那边立马炸了锅。一场突如其来的闭门会议里,特朗普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痛骂一通,说他擅自行动,坏了大局。

气头上的特朗普甚至当面叫卢特尼克“蠢货”,指责他不经请示就挑衅中国,把本来还能缓和的局势彻底搞砸了。场面之混乱,连与会的其他高官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事情虽然表面是一次内部争吵,但背后其实牵出了更大的问题:白宫内部对华战略协调失控,美国对外博弈节奏被打乱,甚至连一贯亲密的盟友也开始迟疑。这不是某个人出错,而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出了毛病。

白宫吵成一团,美国对华策略变成“各唱各的调”

这事起因说起来并不复杂。中国官方宣布要进一步收紧稀土材料的出口,这类材料对美国高端制造和国防产业都非常关键。消息一出,美国内部就急了。而最着急的,莫过于特朗普本人。

他原本想在未来的APEC峰会前做一些铺垫,准备在对华问题上做点“温和姿态”,为自己重塑大国领袖形象加分。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在没有总统授权的情况下,推动了一项新制裁,专门针对中国的关键技术企业。本意是想“压住气势”,结果反倒被中方抢了先手。

特朗普得知之后立刻召集了高层会议,话不多说,上来就是一顿发火。他认为卢特尼克干了不该他干的活,把白宫整体的外交节奏全打乱了。知情人透露,特朗普当时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当众辱骂卢特尼克“蠢得离谱”。

后者脸色铁青,中途离场。更尴尬的是,会议结束后,其他官员也开始私下抱怨,说这种“各唱各的调”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场风波,表面看是总统和下属之间的一次权责冲突,但实质上,它暴露出的问题更深层。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对华态度上摇摆不定,一边想要展示强硬,一边又在寻找谈判的空间。这种前后不一的策略,导致内部很多部门开始“自己拍板”,根本不管白宫整体的外交节奏。

从过去几年看,这种混乱已经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成了常态。每当中国出台新政策,美国这边就有人急着“回应”,不管有没有深思熟虑,不管是不是总统的意图。久而久之,白宫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抢功”的氛围,谁先出手,谁就显得更强硬。可问题是,强硬不是目的,协调才是关键。一旦节奏乱了,反而把主动权拱手让人。


优势不再,美国开始试图“抱团取暖”

过去,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一直自信满满,觉得只要自己动一动手指,就能让中国退一步。但现在这种心理优势已经明显不在了。特朗普那边还在下指令,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就公开表示,美中之间已经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意思很简单,美国已经没法单打独斗压制中国,这场博弈必须靠联合盟友才有胜算。

伯恩斯的表态虽然算不上什么官方定调,但作为曾经一线外交官,他的发言多少反映了美国内部的一种现实认知。美国这些年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制约手段,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投资限制到舆论攻势,几乎用尽了手头所有能用的招数。


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中国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现在,美国想继续压制中国的难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供应链方面,美国的脆弱暴露得更明显。这次稀土政策一出,美国高科技企业立刻感受到压力。特朗普本想靠“打压”让中国让步,结果中国用一纸出口新规反将一军。这招不光有效,还相当精准,专挑美国软肋下手。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内部开始出现另一个声音:既然靠自己搞不定,那就想办法拉上伙伴一起上。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过去那种“美国说了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想要维持影响力,只能靠“合众为强”。可问题是,拉盟友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联盟不再牢靠,日本开始“自保优先”

美国想通过拉拢盟友来对中国形成包围圈,这个战略由来已久。特朗普这边的做法也没变,依然在不断游说日韩、欧洲等传统盟友,希望他们在对华问题上“站队表态”。但现在来看,这条路也越来越不好走了。

最明显的变动来自日本。最近日本政府在处理涉台事务上明显转向低调,之前还说要推进相关贸易协定,现在却突然按下暂停键。这种态度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判断。

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小,很多高端制造业都要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消费市场。如果因为对台问题激怒北京,遭到反制,那代价恐怕不是美国能赔得起的。

日本的这种姿态,其实早就有苗头。例如日本政界内一度活跃的对华强硬派,最近在选战中接连失利。像高市早苗这样曾力推“抗中”政策的政客,就因为立场太激进,失去了联盟支持,连首相之路都被堵死。这说明日本国内的政治风向也在变,过去那种跟着美国一起“对着干”的策略,已经不再受欢迎。

更关键的是,不只是日本,连欧洲那边也开始犹豫。德国、法国虽然嘴上支持“价值观外交”,但在实际政策上越来越强调“战略自主”。他们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不愿意为了美国的战略冒经济风险。美国想靠联盟对中国发力,结果发现“队伍不好带”,不少人边走边看,等着看风向。

这说明,所谓的“对华包围圈”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经济利益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美国想拉人组队,别人未必愿意买账。尤其是在中国展现出稳定和反制能力之后,很多国家更倾向于保持灵活,不愿意轻易站队。

结语

这不是特朗普和卢特尼克之间的一场嘴仗那么简单,也不仅是一次政策失误那么轻松。从白宫内部的混乱,到战略节奏的失控,再到联盟支持的不确定,美国对华布局的真实状态正在一点点显露出来。

中国的反制不是情绪化的回应,而是有力的节奏掌控,逼得美国不得不重新思考打法。中美竞争的牌局还在继续,但谁能真正掌握主动权,恐怕不再取决于谁喊得更响,而是看谁更能稳住阵脚、看清局势。美国要赢,不光要强硬,更要冷静。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财经   商务部长   美国   中国   布局   尼克   日本   白宫   盟友   节奏   政策   反制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