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手机成瘾”痛点 这场讲座传递科学育儿智慧

讲座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7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黄建新)“好的亲子关系才是破解厌学与成瘾问题的双重解药。”“家长需以身作则减少无效刷手机行为,可尝试设立‘家庭无手机日’”......11月16日下午,一场主题为《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脱“瘾”而出》的家庭教育讲座在宁乡市金海中学知行堂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金海教育集团德育名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汤灿辉老师主讲,七八九年级家长共同参与,聚焦“手机成瘾”痛点,传递科学育儿智慧。

讲座伊始,汤灿辉以青少年厌学现象为切入点,结合校园教育实践中观察到的案例——部分学生因沉迷手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沓、逃避学习等问题,甚至滋生厌学情绪,引发家长们的强烈共鸣与深刻警醒。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手机成瘾”往往是厌学情绪的外在表现,其核心症结在于亲子关系中“不会说话、不愿倾听”的沟通壁垒:许多家长习惯用“你必须”“你怎么这么懒”等命令、否定式语言,反而将孩子推向叛逆与逃避,让手机成为孩子逃避现实压力的“避风港”。

围绕“如何好好说话”,汤灿辉分享了极具实操性的沟通技巧:把“你必须”换成“你可以”,以平等姿态打开孩子心扉;化吼叫为平和语气,避免情绪对抗升级;用“我担心”“我需要”替代“你总是”,以真实感受传递关怀;多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少做全盘否定的评判。她还以“小A沉迷手机”的典型案例为例,深入剖析“物质满足多、精神关爱少”的家庭问题核心,引导家长们深刻反思自身教育方式。

“会‘听话’的父母,才能养出幸福的孩子。”在“倾听”技巧分享环节,汤灿辉提出“全神贯注、总有回应、不评判、共情”的“倾听四部曲”,强调“多听少说、请教孩子”的沟通原则——当家长放下手机、耐心接住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在被理解中回归理性,重建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针对家长最关心的“手机管控”问题,汤灿辉给出“定规则+强引导+造环境”的系统解决方案: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手机公约》,明确使用时长、场景及奖惩机制;家长需以身作则减少无效刷手机行为,可尝试设立“家庭无手机日”;在规则框架内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以信任替代过度干预,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讲座尾声,不少家长表示,这场分享让自己跳出“管控手机”的单一视角,意识到“好的亲子关系才是破解厌学与成瘾问题的双重解药”。讲座结束后,好学的家长们纷纷围住汤灿辉,围绕亲子沟通细节、手机公约制定、厌学情绪疏导等具体问题继续咨询探讨,汤灿辉逐一耐心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金海中学德育副校长高峰表示,后续学校将持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业稳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育儿   讲座   智慧   科学   手机   厌学   孩子   家长   情绪   家庭教育   家庭   以身作则   公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