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从2025年三星堆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三星堆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四川德阳举办。
本次论坛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将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发布近一年来三星堆研究的多项重要成果,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
发布会现场
文明对话:
齐聚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
本届论坛由四川省文物局、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广汉市委共同举办,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和“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4个平行分论坛。
论坛已邀请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包括14位来自德国、法国、印度、巴西等4大洲、8个国家的顶尖学者。国家文物局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有关负责同志将出席致辞,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将围绕三星堆的独特魅力、文明研究的多重维度和国际化视野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论坛突出学术性、国际性与创新性。发言内容展现广阔国际视野,既有“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与亚欧“人口泵”的思考,又有关于印加文明、希腊文明的比较研究,呈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美好图景。
提前“剧透”:
多学科考古取得重要突破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表示,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于2020年9月全面启动,考古机构与40余家科研院所、文博单位、高校、科技公司等广泛合作,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装备,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剧透”了即将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年代测年、工艺研究、生业形态、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包括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精确年代、三星堆遗址青铜器创新铸造技术及彩绘工艺、金器制作技术、陶器生产标准化、水稻耕作方式以及出土象牙保护技术等研究新成果。”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介绍了川大与三星堆的深厚渊源。川大团队自1934年参与三星堆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以来,持续深入参与研究工作。2020年,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负责了5号、6号、7号三个祭祀坑的发掘。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已初步构建起三星堆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资源流通网络。
三星堆博物馆
未来规划:
系统推进三星堆研究保护
冉宏林还介绍了下一步研究计划:将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等为引领,联合国内主要科研机构,持续推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
按照“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计划,将重点对三星堆遗址河流、道路、城墙、城壕、水门、城门以及手工业作坊等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理清三星堆遗址的水陆交通体系,明确重要功能区的准确区位、延续年代和内部格局,掌握遗址内人群的社会属性,了解三星堆遗址的祭祀活动和精神信仰。
广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汉将充分运用论坛成果,推动三星堆这一超级IP成为撬动文旅市场、催生经济增长的新极点,助力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城市。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主任范晓华介绍,以三星堆论坛为契机,将持续发力打造一个更高站位、更优水平、更加开放的中国古代文明的展示窗口。“多年来,三星堆文物已赴20多个国家和100多个地区展出,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热捧。今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已接待观众452万人,省外观众占比达79.8%,境外观众同比增长47%,三星堆已成为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本次论坛将继续推动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为世界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元模式研究提供新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视角。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