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全球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有一家权力惊人,却又低调的资本巨头,它虽然只是一家金融公司,却能够影响国家命运的未来走向。
它就是有着“美国犹太资本代表”之称的贝莱德,贝莱德虽然深耕欧美,但其实它早已在无声无息之间将手伸进了中国的每一个关键行业。
面对贝莱德如今在中国的布局,中国将如何应对呢?
贝莱德是于1988年在纽约创立的,现在称它为“美国犹太资本代表”其实一点都没错。
因为贝莱德的创始人拉里·芬克是一个犹太人,他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鞋店,母亲是一名大学教授。
他之前大学读的是政治,可是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因此,他改为攻读了MBA,他希望以后能够投身于房地产。
怀揣着这个想法,拉里·芬克在毕业之后横穿全国,来到了美国的首都纽约,他于1976年进入了第一波士顿银行工作,专攻债券和房贷资产,并且,他还是美国最早一批接触抵押贷款证券的人。
在那个时候,这种产品被视为华尔街的金融创新,它的原理就是将银行发出的住房贷款打包,然后再出售给投资人,从而让银行资金快速回笼,然后在继续放贷。
拉里·芬克凭借着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渐成为了第一波斯顿银行的“明星”,在里面混的风生水起。
但好景不长,1986年,他的部门因为错误的利率策略,亏损了1亿美元,因为这巨大的亏损,导致他直接被银行扫地出门。
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能很多人会灰心,不愿意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他却从这次的教训中悟出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重整旗鼓。
1988年,他拉着七位合伙人,靠着从黑石集团那拉来的500万美元起步,创立了贝莱德的前身,黑市金融资产管理部门,直到1992年,这个部门才独立出来,正式改名为贝莱德。
从这以后,贝莱德就如同开挂一般,一路狂飙,在2009年,它花135亿美元买下巴克莱全球投资之后,一跃成为了全球资产管理的头把交椅。
贝莱德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迅速,就是因为它有一个秘密武器,一个名字叫做“阿拉丁”的系统。
这套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而是一整套涵盖全球市场数据监控、资产配置建议以及模型预测的智能分析网络。
这个系统,每日处理的数据量可以达到上千条,主要用于评估金融产品的表现、全球政策走向以及潜在系统性风险等,并且,它还被美国运用在各个方面,而贝莱德集团也是因为这个系统,被人认为是金融界的首脑资本企业。
不仅如此,该公司的部分高管,和美国政府之间,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并且,还曾在美国政府的财政部担任过要职。
除了高管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密切之外,它的投资方向也十分广泛,称它是“全球收割机”也并不夸张。
许多国家各个领域的企业都被贝莱德所渗透了,中国也不例外。
自从2020年,中国证监会放出允许外资全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消息后,贝莱德就像闻到血腥味的狼一样。
在消息放出后的第四个月,就马上递交了申请,在2021年6月,批文下来之后,6月18日,北京金融界的一栋写字楼里,“贝莱德基金”的牌子就被挂了上去。
贝莱德也成为了第一家在中国独立运营公募基金的外资公司,从之前远在大洋彼岸的看客,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场内选手”。
自从贝莱德在中国“落地”之后,它就对中国各个领域的企业,展开了投资,它的投资并不是随便买点股票那么简单。
贝莱德玩的是“公募—创投—上市—并购”一条龙,先是通过公募基金吸纳资金,然后在啊投向有潜力的行业和公司,等这些公司上市或者被并购后,在赚一波大的。
贝莱德的这一投资策略,简单来说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广撒网,重点捞”,不过,它虽然投资覆盖面大,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投的。
新能源是它投资的一个重点,它通过直接持股和ETF双管齐下的方式,把钱砸向了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龙头企业。
除此之外,金融领域也是它投资的一个重点,像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些国有大行,贝莱德通过QFII和ETF持有了不少这些银行的股份。
不仅如此,贝莱德在基建方面也稍有涉猎,它不仅收购了上海怡丰城、长泰广场等地产,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它还想出巨资来收购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准备出售的,该企业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
要知道这43个港口,占据了中国整体海外港口布局的四成,并且,这43个港口中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
如果交易达成,不仅意味着全球海运的命脉有很大一部分落入美资金融公司的手中,还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贸易安全方面会面临多维度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交易并没有达成,在中国政府的干预之下被紧急叫停了,但这次的合作也给中国提了个醒,贝莱德如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了,它已经逐步转变成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控制者”。
对于这一问题,其实中国已经做出了应对策略,在2024年3月的时候,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了“对外资金融机构的行为合规性进行分类监管”。
与此同时,中国还开始加快了对“本土金融力量”培育的速度,并且,国家层面通过“资本市场深改12条”来进一步明确了本土机构在战略性长夜投资上的主导权,强调“自主可控、产业协同、安全优先”的基本原则。
虽然中国对外资进行了监管,但中国的目标并不是要防范所有的外资,而是要在资本和主权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外资要遵守中国的规则。
资本没有国界,但主权是必须要有底线的,相信离中国金融完全崛起不远了。
信源 人民资讯 贝莱德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牌照获批
信源 中国金融网 贝莱德获批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信源 新浪财经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推出更多投资产品,满足中国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信源 人民资讯 参考人物|拉里·芬克:美国的“搞定先生”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