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顶点在哪里?
一、巴菲特指标:股市总市值/GDP,5800点
2007年牛市顶点时A股总市值35万亿元,占GDP(27.4万亿元)的128%。
2015年顶点时总市值78万亿元,占GDP(69万亿元)的113%。
2024年中国GDP为134.91万亿元,按照5%的年均增速计算,2025年GDP预计约为141万亿元。
当前A股总市值(含北交所)为98.7万亿元,市值/GDP比率为73%,若按市值达到GDP的110%,牛市顶峰时A股总市值可能达到155万亿元(141×1.1),意味着还有约57%的上涨空间,对应上证指数5800点。
从国际比较看,美国当前股市总市值/GDP已达210%,显示极高估值水平。中国股市这一比率长期低于美国,既有发展阶段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构成。
二、融资融券余额:杠杆资金仍有翻倍空间
截至2025年8月12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20345.3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0203.65亿元,融券余额141.68亿元。
这是10年来两融余额首次重返2万亿元大关,但与2015年牛市顶峰时的数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时两融余额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高达4.5%,而目前仅为2%。按照这一比例推算,若市场热度达到2015年水平,两融余额可能升至4-5万亿元,意味着当前杠杆资金仍有翻倍空间。
融资买入集中度:
8月以来单日融资买入维持在1500亿元以上,占A股交易额约10%。
8月11-12日突破1900亿元,但仍远低于2024年10月"9·24"新政后的4141亿元峰值。
与2024年10月的"亢奋初期"相比,当前融资者行为更趋理性,呈现"小步慢跑"而非"追涨杀跌"的特点。这种相对克制的杠杆使用方式可能延长牛市周期,避免因过度投机导致的快速崩盘。
三、居民存款迁移:居民存款/股票总市值比值
居民存款向股市的转移("存款搬家")是牛市的重要驱动力。
2025年7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而居民存款净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明显的"存款搬家"现象,上一次发生在2025年4月存款降息后。
历史数据表明,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种资金迁移往往能提升市场活跃度和规模。
居民存款/股票总市值比值。历史上该比值介于1.1(牛市)至2.0(熊市)之间。当前仍位于1.8的历史高位,意味着居民存款还没有大规模入市。若该比值回归历史中位数水平,预计将有数万亿元增量资金进入A股。
四、股息率指标:股息/股价,牛市1.5,当前2.8
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在牛市高峰期通常会降至1.5%左右,有时甚至低至0.5%(如2005-2007年)。
截至2025年7月30日,沪深300的股息率为2.8%,显著高于历史牛市峰值水平。
股息率变化的潜在影响:
若股息率降至1.5%:假设分红不变,意味着指数有85%左右的上涨空间。
若股息率降至0.5%:上涨空间将更为显著。
当前差距:较历史牛市低点还有1.3-2.3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
股息率下降通常反映两种情形:一是股价上涨速度快于股息增长,二是公司减少分红比例。在健康牛市中,前者是主要驱动力,体现为投资者对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而在泡沫化阶段,后者可能占据主导,公司为维持股价不惜削弱股东回报。当前2.8%的股息率水平不仅高于历史牛市峰值,也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5%),显示股票资产仍具相对吸引力。
从国际比较看,沪深300当前2.8%的股息率也高于标普500的约1.5%,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期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高股息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在本轮牛市初期表现突出,但随着市场热度提升,成长股开始占据主导。这种轮动符合历史规律,也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
五、中美市场对比:全球配置视角下的A股机遇
截至8月中旬,标普500年内涨幅仅9.6%,而同期美元指数贬值9.8%,意味着美元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几乎被汇率损失抵消。
中美市场关键差异:
估值水平:A股沪深300市盈率约13倍,远低于标普500的约22倍。
行业结构:美股以科技巨头主导(七大科技股占指数40%),A股金融板块权重较大。
政策环境:中国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美联储虽可能降息但面临通胀制约。
资金流向:韩国散户对A股投资额突破54亿美元历史峰值,中国市场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六、历史规律验证:牛市的十大特征
1、沪深300高点趋近5500点:历次牛市沪深300高点均在5300-5800点区间(偏差不超378点),当前点位距此还有约32%空间。
2、五年规划交替触发行情:政策红利驱动的牛市常在规划收官年(如2025"十四五"末)和开局年(如2026"十五五"初)形成主升浪。
3、股权风险溢价(ERP)逼近0:当前万得全A市盈率21倍,若十年国债收益率1.75%且ERP回归1%,估值有76%抬升空间;若ERP降至0,空间达176%。
4、股息率降至1.5%标志峰值:当前沪深300股息率2.8%,降至1.5%对应指数85%上涨空间。
5、估值顶同步指数顶:万得全A当前估值较2021年初低19%,仍处扩张阶段。
6、业绩拐点驱动双击:2025Q1净利润同比转正但ROE拐点未确认,当前仍为估值行情。
7.、先进制造和成长科技领涨:新能源、军工、机械等板块在历次牛市中涨幅居前,当前先进制造涨幅<45%、成长风格涨55%,均低于历史水平。
8、中盘股崛起:中盘成长(如电子)和中盘价值(如化工)当前涨幅<25%,显著滞涨,补涨机会明显。
9、基金重仓风格终回归:经历3年半回调后,随着高景气投资(如AI)回归,基金重仓股有望再次领涨。
10.、军工、电力设备等持续领涨:军工在历次牛市中涨幅均前10,电力设备、机械、有色频现领涨;当前电力设备弱于历史表现,但军工、电子(AI芯片)潜力大。
将当前市场与这十大规律对比,可以发现多数指标尚未达到历史牛市峰值水平,显示行情可能仍处于中期阶段。特别是与五年规划周期相关的政策红利,以及中盘股、基金重仓股的补涨需求,都可能成为推动市场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七:结论
市场情绪极度乐观,几乎无人讨论市场下跌的可能。
期待飞龙在天,警惕亢龙有悔!
来源:雪球 阿基米德2035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