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樨登在《立冬》诗中云:“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是冬之始,自此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阳气应一天比一天潜藏得更深,故曰“今宵寒较昨宵多”。
寒气渐隆,植物开始掉花掉叶子了,动物开始减少活动,因为它们一定要把这珍贵的阳气好好地藏起来,潜藏休养。自然万物,一旦对节气判断错误,是致命的。如果在冬天偶尔回暖的时候开了花,那来年的花就很少,甚至直接枯萎。
大自然如此,人亦如此!
人之阳气,顺应天时,则能成为生命不熄的火焰,成为身心温暖的源泉。立冬之后,万物收藏,人体的阳气也应向内安守。让我们身体的阳气感应冬季大自然阳气而潜藏,则身体容易保持勃勃生机,为将来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冬时节,如何顺应天时,做好立冬养生呢?我们听听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团队专家的建议。

一、服随温寒,护守身心养元气
一到立冬,气温下降,就该适时添加衣裳,该护住的地方仔细护住,莫让寒邪趁虚而入。
冬天一到,就特别贪恋温暖的被窝。这其实是身体的本能智慧。古人养生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尤其如此。建议不妨将闹钟调晚一些,待天光微亮再起身。晚上则适合早早熄灯安寝,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养。
此外,可在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二十分钟,直到额头微微出汗,不仅驱散一日寒冷,更能带来一夜安眠。
二、动静相宜,修身养心待春归
冬日运动,贵在舒缓。见过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吗?他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不疾不徐,这正是冬季运动的要旨。若觉得户外太冷,也可以在室内练习八段锦,或者简单地伸展肢体。运动至身体发热即可,切忌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天气晴好时,不妨找个向阳的角落晒晒太阳。阳光洒在背上那种暖融融的感觉,既能温通经络,又能愉悦心情。也可以沏一壶红茶,读一本好书,让心情保持宁静平和。
冬季的情绪养护,就是要像大地一样沉静包容,蓄势待发。
三、寒风乍起,温热饮食护脾胃
入冬后,想必不少人都开始想念一碗热腾腾的汤羹,这不仅是味蕾的渴望,更是身体的本能需求。
中医常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立冬时节的饮食自有一番讲究。走在寒风中,若能回家喝上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顿时会觉得一股暖意从胃里蔓延至全身。
其实不仅是羊肉,牛肉、鸡肉、虾、黄鳝,甚至胡椒、生姜这些日常的调味品,也都是冬日温补的好选择。
若是细心观察,会发现黑色的食物、根茎类的食物在冬季格外养人。黑芝麻可以撒在早餐的粥品里,黑米与白米同煮成饭,红薯蒸得热气腾腾,山药在米粥中飘着清香。这些食物看似平常,却是中医眼中补肾益精的珍品。
冬天开始,少吃生冷,多尝温热,这个冬天的餐桌自然会成为滋养身心的最佳场所。
中医专家推荐5道养生药膳
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团队专家推荐以下5道适合立冬时节的养生药膳,让美食与养生巧妙结合,于袅袅炊烟中温暖身心,滋养一整个冬天。
1、补虚润肠汤
材料:
猪250克,肉苁蓉30克,当归25克,枸杞子15克,食盐适量(3人份)。
做法:
猪切块洗净,焯水备用。锅内加入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1)汤品特点: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性温、味甘,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的功效。当归性温、味甘辛,补血和血、润燥滑肠。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血明目。本汤品尤其适合易疲劳、头晕目眩、遗精耳鸣、腰膝酸痛、肠燥便秘、精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2)小贴士:便溏与湿热体质人群不宜。
2、羊骨汤
材料:
羊骨500克,白萝卜1个,草果2粒,陈皮1瓣,生姜3片,胡椒、食盐适量(3人份)。
做法:
(1)羊骨斩件洗净,焯水;白萝卜切块;草果、胡椒打碎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1)汤品特点:羊骨性味甘温,入脾肾两经,具有补肾壮骨,温中驱寒的功效。搭配白萝卜行气消食;草果温中除寒;陈皮行气理气;生姜、胡椒温中和胃。整个汤品鲜美味香,特别适合关节寒凝不利及冷痛肿胀的人士食用。
(2)小贴士:阴虚有热、胃火旺盛者不宜。
3、排骨腊味姜蓉饭
材料:
排骨150克,腊肠1条,腊肉少许,大米150克,生姜20克,花生油、食盐适量(3人份)。
做法:
(1)排骨洗净斩段,用花生油、食盐腌制;腊肠、腊肉切小块;生姜剁蓉备用。
(2)大米洗净入锅,加水煮饭。在米饭即将煮熟前10分钟,放入排骨、腊肠和腊肉,再铺上姜蓉,焗至米饭熟透即可。
点评:
(1)菜品特点:排骨和腊味焗饭,米饭中渗入肉香,不会过于寡淡,而肉中也有饭味,不至过于油腻。这个饭的重点在于姜蓉,姜蓉温中和胃,其味辛,也有助于把阳气传达四肢末端,使人全身温暖。但有些人吃不得生姜的辣,有了排骨和腊味的肉香,姜蓉的辣味就得到了缓冲,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适合冬日里一家老少食用。
(2)小贴士:姜蓉可从少量开始,身体能耐受或天气寒冷加重再逐渐增加姜蓉的份量。
4、红荔茶
材料:
荔枝干3~5个,桂圆肉3~5粒,红茶叶适(2-3人份)。
做法:
(1)红茶叶用纱袋封装,荔枝干去壳、核,留肉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纱袋、荔枝干、桂圆肉,小火煮10分钟,去掉纱袋,即可饮用。
点评:
(1)茶饮特点:荔枝是纯阳果,但火力太猛,多吃易上火。但荔枝晒成荔枝干以后,性质就会变得平和,益脾养肝而不助热生火。桂圆肉性温平、味甘,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搭配提神醒脑、养胃护胃的红茶叶做成饮品。该茶特别适合冬季怕冷、四肢不温的阳虚、血虚人群饮用。
(2)小贴士:湿热体质不作推荐。
5、砂锅焗南瓜
材料:
南瓜500克,生姜100克,大蒜6个,大葱2根,大白菜叶2~3片,花生油、食盐、料酒、生抽适量(2人份)。
做法:
(1)南瓜连皮切块;大葱切段;生姜、大蒜拍烂;料酒、生抽、食盐用少量清水混匀备用。
(2)热油起锅,爆香生姜、大蒜、大葱,铺上大白菜叶,再铺上南瓜,倒入调味料,小火焖至南瓜熟透即可。
点评:
(1)菜品特点:很多人觉得食用素食不如肉食暖身,所以冬季多选用肉食。但素食合理搭配和烹调后,也有暖身的功效。本菜品用了大量的姜葱蒜,并用砂锅焖焗南瓜。砂锅传热均匀,散热慢,有利于把姜葱蒜的辛热之气保留于南瓜当中,并且让膳食更加“惹味”。此菜品是冬季不可或缺的暖身素食,适合大众人群食用。
(2)小贴士:南瓜为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蔬菜,糖尿病人进食需适当减少饭量,以使血糖稳定。■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作者:林淑娴、杨志敏 】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