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人到中年,被生活捶打够了,才能顿悟出很多人生感悟。
小时候,总听父母讲:“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当时总觉得是句俗气的套话,心里还嘀咕:至于吗?现在的我,只能拍着大腿说一句:“真是太至于了!”人到中年才真真切切体会到: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实实在在是这世上最“养”人的东西!
一、钱,养命
钱,养命。这是根儿上的事。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钱财为养命之源,亦是生存之本”。
这话听着有点重,可你细品过后,它确实如此。一个正常的普通家庭,生活无忧,大钱没有,小钱不缺,生活基本属于安乐状态。但如果家里老人突然有个头疼脑热,孩子生病,从进入医院大门的那一刻开始,才能体会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我认识的一位邻居阿姨,前两年她的另一半查出心脑血管疾病类的问题,手术费、药费跟座小山似的压过来。夫妻二人那点退休金,平时省吃俭用够花,可面对突如其来高昂的手术费医药费时,瞬间捉襟见肘。阿姨那阵子,愁得头发都白了大半,到处借钱,眼神中充满了无助,看着很让人揪心。好在儿女最后及时凑齐了钱,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阿姨后来抹着眼泪说:这钱,真是他的买命钱啊!没有它,天就塌了。
你看,钱养命,养的就是这份‘活下去’的硬气。这并非冰冷的物质交易,而是血与泪交融的生命延续。
二、钱,养性
钱,养性。养的是脾气、心态和那份生活中的从容。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老人养老…哪一样不花钱?钱袋子瘪了,人的心气儿也跟着瘪了。
生活中的焦虑、烦恼、往往与金钱有关。
写到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我高中时期的一位老师,当年的她不到35岁,不知道为什么她穿的衣服总是看起来有些廉价和皱皱巴巴,而且每次来上课都是眉头紧锁,很少看到她发自内心的笑。
一天我的一位同学终于开口傻乎乎的问:“老师,为什么你每个月拿着那么多的工资,穿的衣服却感觉有点廉价呢,为什么你很少对我们笑呢”?
老师听了脸一红,叹了口气:“你以为工资只有我自己花吗?小家开销、爹妈生活费、上大学的弟弟学费......全靠我!日子紧巴巴,买件衣裳都得算计半天。钱紧,心就跟着紧,跟我爱人三天两头为钱吵,觉都睡不安稳,哪还有心思笑?”
毕业后四五年后,我回学校看我的班主任,在校园里偶遇了这位老师,穿衣风格和满脸笑容的大变化,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当年的她,我简单的和老师聊了几句,从她言谈举止和扬在脸上的自信,就知道她现在因为钱,生活变得更加从容。
钱不是万能的解忧药,但它能实实在在地把那些因为“没钱”而滋生的烦恼和戾气,一扫而空,让生活多些从容,少些窘迫的无奈。
三、钱,养心
钱,养心。养的是那份安稳和踏实感。
“心”是最怕悬着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脑子里转的都是“下个月房贷怎么凑?”“孩子补习班费还没着落”,怎么能睡的安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这个“忧”中,十有八九都跟钱沾边。没钱的日子,那份煎熬,真的会把一个人的心气儿熬干。失眠、焦虑、甚至崩溃,很多时候就源于那份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经济压力的恐惧。反过来,当经济有了基本保障,那份“心里有底”的感觉,千金难买!它让你晚上能睡得着,白天能沉下心做事,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也多了一份“扛得住”的底气。就像作家严歌苓说的:经济自由让她的灵魂能挺直腰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兜里有俩钱儿,遇事不犯难”的踏实感,就是对心灵最好的滋养。它让我们的心,有个安稳的港湾停靠,不至于总在风雨里飘摇。
钱,就像一艘渡船。
它本身不是目的地,但它能载着一家老小,稳稳当当地渡过现实这条充满风浪的大河。
人到中年,肩上抗的责任,才真正懂得:让家人安稳,让自己从容,让内心踏实。它虽不是彼岸的风景,却是抵达彼岸不可或缺的力量。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努力挣钱,合理花钱,让它成为安稳生活的“压舱石”,这才是活明白了的中年智慧。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