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手让西方慌了,普京急掏600亿,誓要摆脱稀土依赖!

咱平时用的手机、开的电动车,甚至包括那些保家卫国的尖端武器,哪个离得开它?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稀土,谁就捏住了现代工业的“命门”。

而就在这两天,一直被认为是能源大国的俄罗斯,突然在稀土问题上搞了个大动作。10月24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对,就是那位国防部长出身的强人——公开宣布,普京政府打算狂砸7000亿卢布(约合600多亿人民币),誓要在西伯利亚搞出一个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而且绍伊古放的话很重:要“独立于中美之外”!

好家伙,这可不是小数目,也不是小目标。俄罗斯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能源生意不做了,要来抢稀土的饭碗?

要我说,普京这波操作,看似突然,实则完完全全是“被逼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被中国“刺激”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就在今年(2025年)4月,中国对稀土出口,尤其是中重稀土相关的提炼、加工和高性能磁材技术,扎了个结结实实的“紧箍咒”。

这一下,全球都“慌了”。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欧,那是真急了。他们满世界找矿,比如美国在10月份刚和澳大利亚敲定了85亿的关键矿产合作,又是要砸钱在澳洲建镓精炼厂,又是要拼命扩大北美本土的稀土产能。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五年内,必须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西方慌了,这在咱预料之中。但普京的“慌”,才真正值得玩味。

按理说,中俄关系现在好得“上不封顶”,中国卡稀土脖子,也卡不到俄罗斯头上去啊?

这就把问题看简单了。

俄罗斯看得比谁都清楚。第一,这是国家安全的“命根子”。

在稀土这个领域,中国目前占了全球七八成的供应。俄罗斯的军工、航天虽然底子厚,但一样离不开稀土。普京和绍伊古这种老牌战略家,怎么可能容忍自家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其核心原料的“开关”捏在别人手里?

哪怕这个人是“朋友”,也不行。战略安全,必须100%攥在自己手里,这是大国博弈的铁律。中国越是展现出在稀土领域的绝对掌控力,俄罗斯就越是清醒:这玩意儿,必须自己有,而且得全套都有。

第二,这是经济转型的“救命稻草”。

说白了,俄罗斯现在很难受。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俄罗斯那套靠卖油气“躺赚”的老路子,快走到头了。 能源出口收入承压,经济结构单一的短板暴露无遗。

国家要发展,总得找新出路吧?

环顾四周,还有什么比稀土这个“工业黄金”更诱人?这可不是挖出来卖矿石那么简单,它撬动的是下游一整条高端产业链: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这全是俄罗斯现在最薄弱、最眼馋的领域。

所以你看,绍伊古的计划是在西伯利亚搞一个“大项目”,不光有稀土,还包括稀有金属和新材料。 普京的算盘是,借着稀土这个“支点”,把俄罗斯整个工业体系从“傻大黑粗”往“高精尖”拽一把。

这是一场被逼到墙角的“战略自救”。

理想很丰满,计划也很大。但咱得问一句:这事儿,能成吗?

咱们先看家底。俄罗斯有矿吗?有,而且还不少。

据统计,俄罗斯的稀土探明储量全球排前五,高达2800万吨,17种主要稀土元素里,他们有15种。从北边的摩尔曼斯克到远东的萨哈共和国,矿区遍地都是。普京自己都说过,俄罗斯的稀土储量很丰富。

但问题来了:有矿,不代表你能把它变成“宝”。

稀土这东西,最难的根本不是“挖”,而是“提”。也就是分离和提纯。

这恰恰是俄罗斯的“阿喀琉斯之踵”。

苏联时期的那套稀土科研体系,早就散架了。 现在的俄罗斯,在稀土精准勘探、绿色高效提纯、高性能磁材制造这些核心技术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跟中国差着好几个身位。

说句大白话,他们现在基本就是“有面粉,但不会做面包”。

绍伊古也知道这一点,他之前还表态,希望和中国搞技术合作。

可最“要命”的来了——中国今年4月的出口管制,禁的恰恰就是这些核心技术!

这下好了。俄罗斯想“抄作业”,结果发现中国连“课本”都给锁进保险柜了。

普京这回是真的“慌”了。他意识到,想靠“朋友”帮忙快速补短板,这条路走不通。除了“独立自主”,别无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绍伊古要咬着牙喊出“独立于中美之外”。这不是说给美国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没得靠了,必须自己从零开始。

可“从零开始”哪有那么容易?业内专家普遍共识是,俄罗斯想把这套科研、教育、工业一体化的体系重新搭建起来,乐观估计,至少十年起步。

技术是第一道坎,第二道坎,更现实:钱。

那7000亿卢布(600多亿人民币),听着很多。但朋友们,这笔钱怎么落地,是个大问题。

俄政府没说钱从哪来,啥时候到账。

你想想,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烧钱,国内的民生、养老金这些刚性开支一分不能少。俄罗斯的财政本就因制裁而紧张,能挤出多少真金白银砸给稀土这个“长线投资”?

更别提,那可是西伯利亚!

在冻土上搞工业,你得先修路、拉电、建水厂吧?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身就是个无底洞。 估计这7000亿卢布,光填基建的坑都不太够。

靠企业自己?俄罗斯企业在制裁下赚钱都难,哪有余力搞这种重资产投资。靠外资?西方不可能投。指望印度或者“全球南方”?他们可能有兴趣,但恐怕也没这个实力。

所以说,这笔钱,现在还更像是一张“蓝图”或者一个“口号”, 离真正变成西伯利亚的厂房和设备,还差得远呢。

咱们再往深了聊一层,普京和绍伊古喊着“独立”,可他们心里的小九九,远没那么简单。

你仔细品品俄罗斯最近的表态。绍伊古一边喊着“独立”,一边强调“不与中国对抗”。而早在今年2月,普京甚至还公开向美国企业“招手”,说欢迎美企来俄罗斯开发稀土,“能赚大钱”。

这哪是真要“独立”?

这本质上,是一场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的 尝试。

俄罗斯的真实心态很矛盾:

  1. 极度恐惧在稀土上被中国“卡脖子”,不想沦为像能源领域那样,(在某些方面)只是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商”。
  2. 它又极度渴望能搭上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利用西方的需求,来抬高自己对中国的议价权。

说白了,它想两头通吃,当个“稀土庄家”。

可现实会遂它愿吗?

美国那边,政治正确早就压倒一切,宁可选昂贵的澳大利亚,也不可能跨过制裁的鸿沟去拥抱俄罗斯。

中国这边,态度也很明确:矿产合作可以谈,平等互利嘛。但核心技术,免谈。

俄罗斯最终发现,自己被夹在了中间,谁的“大腿”也抱不上,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

最后,还有一个最灵魂的拷问:

就算俄罗斯花了十年,砸了无数钱,奇迹般地把产业链建起来了,那……产品卖给谁?

这是一个致命问题。

俄罗斯本土的工业,主要是能源和军工。它缺乏像中国这样庞大的电动汽车、风电设备和消费电子产业,这些才是消耗稀土的“大户”。靠它自己那点军工和航天需求,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产业。

那卖到国际市场?

等十年后俄罗斯的产品上市,全球格局早就变天了。

到时候,美欧大概率已经建成了自己的小循环供应链。而广大的“全球南方国家”,也早就和中国、澳大利亚这些传统玩家形成了稳定的合作。

要知道,现在的稀土竞争,早就不是“有矿就有市场”的初级阶段了。

你看看中国在印尼是怎么玩的:中国带着技术和资金,帮印尼建镍产业链,直接让印尼的相关出口额暴涨了二十倍。

这叫“资源+技术+市场”的全链条输出。

而俄罗斯手里有什么?它只有矿。所以,朋友们,看明白了吧。

普京急掏这600多亿,与其说是“雄心勃勃”,不如说是“背水一战”。这是被中国(的技术封锁)和西方(的经济制裁)逼到墙角后,一次代价高昂的“战略突围”。

他们既要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又想为经济转型撕开一道口子。

但这条路,注定不会好走。没技术、没资金、没基建、没市场,每一步都是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上“啃硬骨头”。

这场围绕“战略资源”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但一个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在21世纪的稀土赛道上,光有矿,是远远不够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稀土   中国   出手   俄罗斯   西伯利亚   美国   印尼   产业链   全球   澳大利亚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