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娟子姐姐的儿子被保送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都惊呆了:同龄人还在苦哈哈备考,他已经稳稳拿到了入学名额,还是最好的那一批,这也太优秀了吧!
“可不是嘛,”有知道内情的同事说,“她家孩子自小就听话懂事,即使没有保送,想进理想的学校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就是,”另一位同事也说,“有明确的目标,努力上进,礼貌教养好,随便一条就能秒杀很多孩子了。”
在一片赞扬声里,有个声音显得很是突兀:“看看别人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娃,真是越看越生气,恨不得给他回炉重造。”一句话,瞬间引来了大片回应。
第一个举双手赞成的是李大姐,原来,就在同一天,李大姐刚和13岁的女儿因为一碗泡面生了一肚子气。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李大姐刚准备做饭,13岁的女儿跑进厨房,说是肚子饿得慌,让李大姐做饭稍微快一点。没过一会儿,女儿又进来了,直言:我还是吃泡面吧,反正妈妈你做的饭也不好吃。
李大姐没多想,动作利落地给女儿煮了一碗泡面,考虑到营养不充足,她又加了一个荷包蛋进去。
这一切刚做好,女儿第三次进来了,欢欢喜喜的脸,在看到煮的泡面那一刻,瞬间沉了下来:我说的是泡面,你为什么要煮?我不吃煮的,我就要吃泡的。
辛苦付出,不但没得到感谢,反而遭到一通指责,李大姐又气又怒,但是理智让她按下不满去解释:煮的更健康,我还给你加了鸡蛋。
本以为女儿能听进去,谁知,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女儿更不干了:我不吃煮的泡面,你听不懂吗?我只是想吃个泡面,你为什么都不许?女儿说着就崩溃地大哭起来。
“我才是委屈的那个吧?”李大姐怎么都想不明白,“我都没哭,她哭什么?这么执拗、爱挑刺的娃,我真是哭都没地儿哭。”
李大姐的委屈还没说完,王大姐也打开了话匣子:“你那算什么,我家这个才让人头疼。”
原来,王大姐的女儿非常执拗、善变,脾气也比别人大,还特别有主见,谁都别想说服她,否则,争执吵架都算轻的,惹急了,她真敢上房揭瓦。
说个最简单的:考虑到孩子学习辛苦,营养一定得跟上。王大姐每天都想尽办法给孩子补充营养:早起的牛奶,晚上的鸡蛋,真是天天不重样。
本来孩子也一直都安安心心接受的,忽然有一天,孩子不干了:“我不吃鸡蛋。”
孩子说这话时,王大姐正在煮米酒鸡蛋,她闻言也没太在意,顺手就把鸡蛋打了进去。谁知,女儿一入手就怒了:说了不吃鸡蛋,你为什么还往里加?
王大姐是个急脾气:天天都吃,就这会不吃了,你到底想干嘛?我还辛苦给你做呢?
然后,女儿就疯了:我不吃鸡蛋,不吃,看着就恶心。吼完,她连碗一起扔下了。
自此以后,女儿真的再也没有碰过鸡蛋,也不和王姐亲近了,母女俩天天跟仇人一样。
“我这女儿,说风就是雨,就是个讨债鬼。”王大姐苦笑着说。
眼看大家还要说下去,娟子姐姐坐不住了:“你们会不会是误解孩子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迎着一群人不赞同的目光,娟子姐姐继续道,“其实,你们说的情况,我家孩子也有过,只是我的处理方式和你们不一样。”
原来,娟子姐姐一家都喜欢吃软桃子,口感好、甜度适中。唯独儿子是个例外:他只吃脆桃,软的看都不看一眼。即使是脆桃,只要稍微软一点他都不吃。
“你们觉得我该怎么办?是跟孩子讲道理,说软桃子更有营养?说软桃子对牙齿更好?还是说软桃子价格更合适?”
娟子姐姐环顾四周:“都不是,我就是单独给他买了脆桃,他吃他喜欢的,我们吃我们喜欢的,他开心,我们也开心,我还每次都调侃他,说他吃的是铁疙瘩,孩子老开心了。”
娟子姐姐说:其实,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想法真的很简单,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决定了。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规劝,更好的就是顺势而为。
比如,李大姐的女儿想吃泡面,她想要的可能不只是一碗泡面,而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的权利,妈妈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让女儿自己动手泡一碗,不但能拉近与女儿的亲子关系,还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
比如,王大姐的女儿忽然就不吃鸡蛋了,也许孩子真的只是换口味了,我们大人也会这样啊,一直喜欢的东西,某一天忽然就不喜欢了,反正有营养的食物那么多,不吃鸡蛋真的没什么。
正是因为不和孩子较真,反而是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亲子陪伴中一起成长,娟子姐姐才收获了一个人人称羡的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