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里的黄金周:WTT中国大满贯门票收入超8800万元,赛事经济联动多元消费场景|华夏双节观察

WTT中国大满贯赛事主场馆“八极场”外人流涌动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摄影报道

“儿子和闺女都喜欢孙颖莎和王楚钦,趁着放假专门带他们来现场看WTT,”来自陕西的赵先生说,“为了看混双决赛,票价确实高一些。”他们一家四口购买的是当日1388元的中档门票,观看比赛前在首钢园吃了晚餐,并购买了一些零食和饮品,大概花了600多元。此外,他们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为两个孩子购买了同款队服,作为这次观赛之旅的纪念。

这个国庆黄金周,WTT中国大满贯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上演“同城双赛”,像赵先生这样“为爱发电”的跨城观赛游客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实现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创WTT赛事销售纪录。

赛场内,选手挥拍扣杀点燃激情;赛场外,一张小小的票根正悄然打通文商旅体的消费链条。凭票可免费坐巴士、享商圈折扣、跨赛事通用——这枚“经济密钥”串联起“赛事+商圈+文旅”新生态,将体育流量实实在在转化为假日消费的强劲增量。“十一”前五天,石景山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赛事经济正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重要引擎。

跟着比赛去旅行:体育赛事带动旅游消费升级

10月5日晚,王曼昱、王楚钦分别摘得女子单打和男子单打项目冠军,2025WTT中国大满贯落下帷幕。数据显示,本次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近8800万元的门票收入更是创下WTT赛事销售纪录,同比增长高达54.3%。火爆人气蔓延至整个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10月3日傍晚五点半左右,WTT赛事混双决赛开场前,首钢冰球馆八极场入口处已聚满热情粉丝。随处可见手持王楚钦、孙颖莎应援牌的观众,正兴奋地与WTT立牌合影留念。一旁,一群孙颖莎的粉丝则忙着交换各自自制的“周边”。一句句“特意从哈尔滨赶来”“来自江苏淮安”“和父母从广东来,第一次打卡首钢园”,浓缩了球迷们由赛场延伸至城市的旅行足迹,生动诠释着“跟着比赛去旅行”的假日新景。

专程从安徽来京观赛的大一学生小于在母亲的陪伴下,终于圆了WTT观赛梦。她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门票极为紧俏:“‘一开’‘二开’放票我都没抢到,非常幸运地在‘三开’抢到了一张。”由于只有一张票,她的母亲便在首钢园区的咖啡厅等候。小于还表示,她们已将此次行程安排为一次深度游,未来几天计划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和环球影城。

这样的跨城观赛旅游群体,成为国庆假期北京消费市场的重要客源。随着赛事火爆出圈,法海寺、首钢园、永定河集成为球迷津津乐道的打卡地。赛事期间,“两园一河”永定河集、火车餐厅等新消费场景客流量累计近4万人次。

晚间八点二十分,尽管临近打烊,位于永定河集的山池咖啡北京首店依旧座无虚席,小木屋内外洋溢着热闹氛围。当被问及近期经营状况,店员们难掩兴奋地回应:“好!特别好!上午一开门就涌进很多顾客。”

首钢园内的餐厅座无虚席

“我们虽然不在WTT场馆的最核心区域,但同样感受到了赛事带来的消费红利。”牧公子冰煮羊负责人王玉莹对本报记者说。该店位于首钢园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北侧,她观察到,假日期间来自观赛人群的辐射效应明显,门店也因为自身的特色成功承接了溢出客源,推动了营业额的增长。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一张门票串联多元场景

WTT赛事门票票根在国庆期间展现出强大的辐射能力。据悉,其权益范围覆盖京津冀地区800余家商户,不仅可享受专属折扣,更实现与中网票根的互认互通,推动形成跨赛事福利联动机制,实际串联起文旅景点、餐饮商圈、文创购物、交通出行、特色体验等多个消费场景,实现“赛事+商圈+文旅”闭环。

为提升观赛体验,赛事方精心推出“4+11+1”的主题巴士体系,4组对开巴士串联全区商圈,11辆微循环接驳车覆盖整个首钢园区,持WTT赛事门票票根可免费乘坐。针对自驾观众,除首钢园P3、P4停车场免费开放外,凭票根还可在喜隆多、京西大悦城、郎园Park等周边商圈及文化场所享受停车费减免。

在消费权益方面,持WTT票根可在首钢园区内30余家餐饮企业,以及石景山喜隆多、京西大悦城、万达广场、六工汇等多家商场享受折扣,并可二次进出场馆,极大方便了观众“观赛+游览”的动线安排。

此外,持WTT赛事门票票根的观众,还能免费进入首钢园内的中国国际糖果季活动区域,以及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南广场的大满贯公园。作为赛事的“第二现场”,大满贯公园打造了全龄段乒乓主题互动空间,设有互动游戏区、星光大道及大满贯定向迷宫等多样化娱乐内容,成为赛场外的人气聚集地。

数据显示,大满贯公园在今年赛事期间表现亮眼,客流量与消费数据双双攀升。累计入园人数突破10万人次,远超去年同期的4.22万人次,增幅达137%;消费额突破1000万元,其中赛事特许商品总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同比增长152%。

WTT中国大满贯公园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消费的环节更加多元,实现了文化、体育、旅游与商业的传统边界融合。例如,WTT大满贯公园不仅毗邻比赛主场馆,还穿插了抽奖活动。在9月29日至10月6日期间举办的“球员见面会”,更为球迷提供了与冠军零距离接触、和偶像互动的机会。

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一张小小的赛事票根,之所以能成为串联餐饮、旅游、购物等多业态的“经济密钥”,是因为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与情感共鸣,观众为了观看赛事,不仅愿意购买门票,还会产生一系列关联消费需求。从商业逻辑看,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消费体验,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客源与收益。

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个国庆假期,WTT中国大满贯和中国网球公开赛两项赛事的门票销售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两大国际顶级赛事创造了超过1.7亿元的门票收入。

游客打卡泡泡玛特巨型Molly

今年中网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较去年增加20%,吸引京外观众超18万人,境外观众近1万人。9月27日单日入园人数超4.5万,创下赛事历史新高,其中辛纳、郑钦文出战场次空前火爆,钻石球场上座率超过95%。

“跟着比赛去旅行”早已不是空谈,体育赛事流量正转化为实打实的消费增量。随着“票根经济”效应持续释放,一张张门票如同催化剂,激活了更广泛的消费链条,为假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WTT与中网两项顶级赛事展现出超强的经济拉动与产业辐射能力。从直接消费看,赛事门票销售火爆,吸引大量观众入场,带动场馆周边餐饮、零售等即时消费。从间接效应讲,其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汇聚,拉动举办城市住宿、交通、旅游等多行业消费,还通过赛事转播、赞助等延伸产业链,提升城市商业活力与经济影响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等品牌活动。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2021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浙BA”等赛事活动掀起消费热潮,“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数超过13亿。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消费逐渐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袁帅表示,“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兴起,反映了当下消费观念的深层变迁。一方面,体育赛事以其活力与激情,成为人们释放日常压力、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将观赛与旅行结合,更可体验不同城市的文化与风景,满足对新鲜体验的追求;另一方面,交通的便捷与信息的发达,降低了跨城观赛的门槛,而“体育+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走向成熟,使其成为一种时尚、便捷且富有意义的出行方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体育   票根   华夏   中国   黄金周   赛事   门票   场景   收入   经济   首钢   永定河   商圈   观众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