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秋已深,冬将至,岁岁年年,愿你安暖

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日日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枚落叶,一缕秋风,一场秋雨,季节辗转,便走到了岁暮寒秋。


转眼,又是一年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让我们在最深的秋色里,一起感受生命之静美。







时光寂寥,摇落岁时秋




苍翠的时光,宛如泛黄的叶子,渐次凋零。只留下一树虬枝,镌刻着苍凉。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走过懵懂无知的岁月,一路跌跌撞撞,经过风,历过雨,不断失去,不断成长。褪去一身稚嫩,方能成熟而从容。


霜降已至,秋色渐深。万物越发清瘦了,花草树木,不再夺目炫耀,而是收敛锋芒,该凋落的凋落,该敛藏的敛藏,静静地等待,来年春天的复苏萌发。


内心,也变得安静起来。一个人,在素净的光阴里,不紧不慢地生活。


窗外,阳光洒在泛黄的银杏叶上,金光点点,斑驳着时光的印痕。瑟瑟秋风中,遗世而独立。



指尖,捻一缕阳光,暖暖的。泡上一盏茶,把滚烫的思念,一并注入茶汤中。




茶汤慢慢变成透亮的红色,那幽幽的茶香,伴着勾人魂魄的魅,在阳光下,摇曳生姿,顾盼生辉。


想起一些旧时光,在记忆深处,生了青苔,结了冷霜。可是,每次只要轻轻触碰,一切又焕然如新,仿佛如昨。


就这样,安静地感受着冷暖,等回忆尘埃落定,看沧海归于桑田。


这份深秋里的安静,是灵魂深处的丰盈。春去秋来,季节更迭,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段光阴读到清简。




默然欢喜,寂静清欢。







时光落笔处,深秋向晚




陆游曾有诗云: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青草枯黄,霜花挂窗,一切都是深秋清冷的模样。


霜降到了,天气冷了,秋水瘦了。而我,总是在萧索的深秋,想起那一池的枯荷。


枯,必是经历了生命的鲜活与饱满。走过春的萌芽,夏的繁荣,在秋天,成熟了,枯萎了,落败了。看似萧条,实则是一种内敛,一种铺垫,一种蕴藏。


“留得枯荷听雨声”,多少人因为李义山的这句诗,爱上了枯荷。




枯荷,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娇艳,只有“寒水映残荷,冷风摇残枝”的清瘦孤寂。



半亩方塘,残叶枯梗,疏影横斜,幽然静谧。




枯荷,不与枫叶争艳,不与菊花斗香。所有的色彩,纷纷谢幕,只留下生命最原始最本真的颜色。


不再炫耀,不再招摇,将枯败蜕变成一抹孤傲的风骨,凛凛于秋水。


那一抹枯败里,是独立秋风的铮铮傲骨,更是笙歌落尽的宁静安然。


正如白音格力所说:“枯荷虽残,却是人生之境。是老境界,至简又浑厚,澄净且能退静。”


枯荷,是深秋的一道风骨,亦是一种人生之境。




荣即是枯,枯即是荣。人生,总要从繁华走到平淡,从喧嚣归于平静。




霜降,是最后的一抹秋色




草木黄落,蛰虫咸伏。秋,大概就是裹着冰冷与温情,摇落一身繁华,慢慢走向冬天的吧。


不如将所有的情绪,都放逐在秋风里,不惧秋色渐凉,不惧寒意渐深,不惧霜露渐浓,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杨绛曾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生命到最后,都会归于素淡与本真。不慕浮 华,不争不抢,不困顿,不纠缠。


风一动,寒一重。素心向秋,安然入眸。

秋已深,冬将至。岁岁年年,愿你安暖。










作者:茶诗花,当当第十一届影响力作家,写作导师。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平台签约作家。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已出版《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光阴如禅》《零基础学写作》。新书《人生最美是清欢》已温情上市,全网热销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美文   霜降   岁岁年年   秋色   深秋   人生   时光   秋风   节气   霜花   生命   茶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