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人大代表刘源浩:用爱点亮特殊教育之光

【来源:吉林省人大_代表之声】

“特殊教育不只是教书,更是给予孩子们无尽的爱与支持,让他们重放光芒。”这是大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源浩执教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作为人大代表,她秉持着这份信念,将目光从特殊孩子延伸到特殊群体。

刘源浩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孩子,他们有的连吃饭、穿衣这样基础的生活技能也不会,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独立生活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她倾注了全部的耐心和关爱。在教授学生学习遵守交通指示灯的课堂上,刘源浩运用情景模拟与实物教学法、动作与游戏结合法和生活化强化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声光互动板、触感教具等多感官仪器,调动学生视、听、触等感知。可能在普通学校一句话能带过的知识点,在这里则需要教上一星期、一个月甚至是一年,但她从来都是耐心教授每一个孩子。教室里,每一声含糊的“老师好”,每一次笨拙却坚定的举手,都藏着孩子们对世界最纯粹的渴望。

课堂外,刘源浩细心观察着学生们每一个细微的需求。为培养孩子们的积极心态,她多次为学生编排集体舞蹈《青春快出发》《孩子的天空》等,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安市“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在白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刘源浩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这片特殊的天地里,有着许多家庭难以言说的重负,面对因脑瘫、智障、身残等重度残疾而无法正常走进学校读书的孩子,学校从2014年开始启动送教上门工作。刘源浩作为其中一名教师,负责叉干和两家子两个乡镇。每次送教前,刘源浩都会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在送教学生中,一名患有雷特综合征的漂亮女孩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她不能与人交流,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并伴有偶尔的癫痫。刘源浩每次“送教”都会通过做一些简单的言语训练和感统训练等,帮助孩子延缓退化速度,课后她还详细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多年来,刘源浩累计“送教”22人、70余次。正是这一次次真诚交流,让她真切感受到特殊教育需要继续发展的重要性。

当选为人大代表后,刘源浩发现,很多程度较轻的残疾学生毕业后依然很难获得就业机会。“为了能够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我经常与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家长沟通。”刘源浩说。在大安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刘源浩提出《关于帮扶本地残疾人就业的建议》,得到了大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就业援助政策。其中,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这一政策,为有就业意愿但无法实现自主就业的残疾人提供了兜底安置。

从三尺讲台到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刘源浩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特殊孩子发声,为特殊群体助力”的承诺。回首几年来的履职路,她深切体会到人大代表的责任重大,“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责任,继续扎根在特殊教育这份充满爱的事业上,并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刘源浩说。(文/李佳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育儿   大安市   特殊教育   人大代表   刘源   孩子   学生   学校   都会   群体   白城市   残疾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