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月薪两万的白领不去高档餐厅,反而爱钻“苍蝇馆子”,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反常?其实,这背后是餐饮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场大变革。
一边是标准化、效率高的预制菜冲进市场,另一边,藏在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却人气飙升,成了新一代吃货的打卡地。
说起吃饭,00后的“小乐”最有发言权。
他觉得,真正的好吃,是得有“锅气”——那种大火现炒、烟火气十足的味道。
对于预制菜的争议,他根本不关心。
小乐的标准很简单:要么随便吃点外卖,要么就得下馆子找点本地特色。
高档餐厅不是去不起,就是觉得缺了点味道。
和小乐一样,“锅气控”越来越多。
社交平台的年轻人,热衷于寻觅那些环境简陋、却人气爆棚的苍蝇馆子。
这些馆子虽然装修简陋,但锅铲一响,锅气扑面,瞬间烟火气拉满。
当代消费者的心理,其实挺复杂——一方面想要标准化带来的安全感和效率,另一方面又怀念传统餐饮的小情调和烟火气。
“锅里热气腾腾,现炒现出锅,一口下去,真觉得人间值得。”
华姐说。
这之后,她就成了社交平台上的苍蝇馆子打卡达人。
她觉得,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另一种升级。
“再贵再高级,没锅气都是虚的。
出门吃饭,还是得好吃新鲜。”
其实,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
社交平台上,各种苍蝇馆子推荐帖、短视频、直播层出不穷。
有人专门旅游打卡本地小馆子,有人甚至带着孩子、带着父母,选的也是这些有烟火气的小店。
值得注意的是,苍蝇馆子的逆袭,其实代表着“锅气”成了餐饮新风潮。
以前觉得简陋、嘈杂、不够高级的小馆子,反而因为现炒成了稀缺资源。
尤其在预制菜越来越多的今天,大家反而更怀念那股烟火气。
“现场现做,代表着无法被工业复制的即时性和人情味。”
金掌柜说。
预制菜虽然让餐饮更标准、更高效,但也带来了情感上的缺失。
很多人坐在精装修的餐厅,发现味道和超市冷链食品没区别,难免有点失落感。
当然,苍蝇馆子也有短板。
环境、服务、食品安全,始终是被诟病的地方。
翻台率低,难以规模化,这也是现实问题。
其实, 高端餐饮和苍蝇馆子不是你死我活,可以并存、互补。
有网友打趣说,如果西贝旁边真开家“东贝”苍蝇馆子,反而能形成协同效应。
西贝满足标准化、品质感,苍蝇馆子提供烟火气和新鲜体验,双重满足消费者。
最后,餐饮的未来, 不是预制菜全面取代现炒,也不是只回头守着传统,而是让标准化和烟火气、效率和情感共同存在。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便利和美味之间自由选择,市场也会更有活力。
当你既能在连锁餐厅享受标准化的安全感,也能在苍蝇馆子里找到中餐独有的锅气时,餐饮业才能真正说:既高效,又有温度。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