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养育全球过半人口
是无可替代的生命基石与战略资源
关乎亿万民众的温饱安康
8月23日—27日
第二十二届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大会
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召开
汇聚国际水稻科技前沿力量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立园满园”行动走深走实
汇聚国内外水稻专家
打造科研交流新高地
作为由十几个国家水稻科学家联合发起的水稻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本次大会以“绿色营养稻米促进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集聚全球顶尖农业科技人才,设置“植物营养与发育、产量与品质、生物互作”等11个分会场。
国内外19名专家院士(其中院士6名)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汇报最新水稻遗传研究、提高水稻产量和抗性、保障粮食安全等前沿科技信息,在天府农博园形成科研交流高地,强化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赋能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园区建设。
促进开放共享企业满园
提升产业集群规模能级
天府农博园管委会深入贯彻“立园满园”行动,面向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共享机遇蓝海,共育乡村产业”招商推介,邀请全球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等专业人才来津兴业,招引平台型、头部型、科技型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能级,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产业,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深化校地企协同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会后,天府农博园管委会组织了种植大户、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们面对面交流,达成两方面合作意向。
● 促进校地科研示范合作,与川农大、华中农大、武汉大学联合成立全国水稻重点实验室联合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培育管理,提供技术集成服务。
● 促进校企成果产业化合作,推动优尔达、汪氏家庭农场、农博优品等8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功能水稻新品种特色基地,试种华墨香系列功能水稻超150亩,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依托校地企协同和产业链整合,天府农博园打通科技成果在地转化渠道,构建了从粮油新品种“研发试种-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产业链,优化园区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共享二十年科研硕果
共建高水平“天府粮仓”
大会从2003年成立以来,二十多年致力于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在3亿个基因中不断筛选优良性状基因,成功实现了水稻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此次会议的举办,对促进水稻遗传研究、提高水稻产量和抗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张启发院士认为,天府农博园是非常好的农业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展示窗口,是一片农业前沿科技破土而出、拔节生长的理想之地,能充分展示推广各类水稻等农业新品种,促进功能性水稻等科技成果在天府农博园转化,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