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上周末的《喜人奇妙夜2》最新一期补了。
本期上下集共六个作品,个人心中排名:依次是《今天不易破案》《奈何桥北》《恋恋火锅店》《超越,机器人!》《冷不丁梆梆就两拳》《等天亮》。
虽然我喜欢“四士同堂”小队,但本期他们的《奈河桥北》并不算特别出彩。

虽然我对“外星从”无感,但我觉得《等天亮》还不如他们的《冷不丁梆梆就两拳》。
把这两个小队拿出来,其实就是想聊聊他们,或者说聊聊他们所代表的喜剧风格。
从《八十一难》入坑
从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两季《喜人奇妙夜》,我都看了。
但是,我并非从一开始追过来,而是在今年全看了。
最初入坑,是四士同堂的《八十一难》。
想必很多人看过,“终一生渡世人和终一世渡一人,为师觉得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

当时,我就被他们这种结构完整、情节有趣、带点深度却又不刻意升华主题的形式吸引了。
我开始在短视频看他们的其他作品,《越狱的夏天》、《爱赢才会拼》,还有他们小队前身“老师好”小队的《虎父无犬子》(春晚《小明一家》就是这个小品重排的)。
看了之后不过瘾,才想着找这几个下品所在的综艺来看,于是我把《一喜》《二喜》《喜夜1》全都刷了一遍。
我开始认识更多演员,《一喜》的“逐梦亚军”“皓史成双”,《二喜》的“小婉管乐”“少爷和我”,《喜夜1》的“双高胎”“思念成吉”都是我喜欢的。

当然,以上只是随手举出的印象深刻的例子,还有些演员如尹贝希、孙天宇,有些作品如《父亲的葬礼》《再见老张》,我都很喜欢,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因为是从“四士同堂”入坑,因此在我心中,是把他们排在首位的。
可能也是因为,他们的风格刚好在我的审美点上。
无法理解的《技能五子棋》
谈到风格,自然要聊本文一开始就提到的“外星从”和他们出圈的《技能五子棋》。
说实话,我是真的无法理解它怎么会火。

该怎么描述呢?
我个人的感受,《技能五子棋》属于无逻辑、无剧情、笑点还很尴尬的类型。
有人说,这是sketch(素描喜剧),不需要完整剧情和逻辑。
OK,这个理由我接受,毕竟从一开始,该综艺就在提“素描喜剧”的概念,推这种类型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其他的sketch我也看了啊,有喜欢也有不喜欢的,可唯独《技能五子棋》是我觉得没啥亮点,却被捧的很高的一个。
插一句题外话,虽然他们一直说sketch,但是真正出圈的,大部分还是偏向传统的小品。《二喜》和《喜夜1》,两个大赢家“某某某”和“四士同堂”,做的都是剧情完整的传统喜剧。

这说明什么?说明sketch虽然有亮点,但那种风格想要出经典,还是有难度的。
说回《技能五子棋》,不谈逻辑和剧情,咱们只说笑点。
我确实觉得它笑点很尬。
莫名其妙来点“力拔山兮”等技能,看得我一脸懵逼。抱歉我只记住了这一个技能,因为像《八十一难》和《再见老张》这种,我可以刷很多次,可是《技能五子棋》我没有再看的欲望,也没记住啥。
当然我看的时候也笑了,但笑两次后,再往后就开始觉得尴尬。
这就像小孩子玩耍,突然双手交叉来个“奥特射线”,对面说我会“神罗天征”。
旁边的大人乍一看感觉很好笑,但是看会儿就觉得无趣了。
《技能五子棋》单独一个笑点拿出来还行,可是一直都在这么玩,就让我想快进。
打个比方,周星驰电影里常用无厘头,可他也会配合剧情,而《技能五子棋》就只剩无厘头了。
《喜夜2》的困境
说到这里,我得澄清一下,我只是不喜欢《技能五子棋》这种表演风格,但我对演员没什么意见。
这一季很多人推崇《技能五子棋》的主要表演者张兴朝,确实,这是个不错的演员。
但他演了这么几期,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跟杨雨光演的父子。

我从来不会把演员和作品完全挂钩,就像《二喜》小队“姐尽全力”的作品过于同质化,后期我都是快进的,但小队成员姜牟远健在《喜夜2》的有些作品我还挺喜欢。
四季下来,如果说哪个演员让我看见就想跳,那就是宋木子。
当然,对演员的评价不是本文重点,不展开说了。
还是回到节目本身。
《喜夜2》的口碑,不如之前。不算最新的一期,之前几期我能马上想到的,只有《旧警察故事》和《安可》,出圈作品数量远不如前几季。

其实《喜夜1》时候,就已经出现疲态了。
喜剧小品这种东西,演出密度太高,编剧和演员们难免创意枯竭,玩不出新花样。
可能这也是一开始他们要推sketch,还找了哑剧、木偶剧等不同类型,但到最后大浪淘沙,真正受欢迎的,还是现在留下的这些。
别说什么高级的表演形式,一般人看不懂。
能有多高级?喜剧这种东西,不是尖端科技,大众能看明白、喜闻乐见的才是更好的。
自诩“高级艺术形式”的,没有群众基础,最终只能孤芳自赏。
《喜夜2》现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有两个,首先就是刚才说的内容。
创作更难了,不光是没创意,观众们口味也更刁了,sketch并非所有人都喜欢,传统喜剧又会被批评喜欢用“大底”,米未自称“喜剧监狱”,这座监狱可能真的困住了演员们。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断层。
这次来参加的,几乎都是前几季的老人,甚至一开始,节目组就是用前几季的冠军来卖情怀。
结果,逐梦亚军惨遭淘汰,节目组又被骂了一通。

想用新人,太少。
想用老人,容易引起粉丝互掐。
一个喜剧节目,竟然也开始有了饭圈的苗头。
要我说,办完这一季,可以先休整一下,沉淀沉淀再说。
其实,无论作品质量如何,作为喜剧节目,让人笑,是最重要的。
只要有人因此而开心,这节目就有价值,至于什么分数排名的,都是次要。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每个喜剧作品。
我自己有不喜欢的那些,但如果有人喜欢,我就算不理解,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咯。
这一季已经过半,但愿后续能出更多好作品吧。

最后,放个彩蛋。
最近这期刚开始,节目组给出了几个嘉宾的MBTI人格类型,这玩意儿我好几年前测过,除了记得自己是ENFJ,具体内容早忘了,然后这次惊讶发现,李诞竟然跟我一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