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黔南分公司6个昼夜 率先恢复三都县21村通信网络

近期,贵州三都县遭遇强降雨极端天气,当地21个行政村因山体滑坡、道路损毁陷入“四断”(断水、断电、断路、断通信)困境。经过连续6昼夜的全力抢修,截至6月29日23时06分,中国电信黔南分公司成功开通最后一个通信“孤岛”来术村的卫星基站。这标志着受极端天气影响而通信中断的三都县都江镇全部21个行政村,其中国电信网络已率先全面恢复。

冲锋在前,24 小时打响通信保卫战。灾情发生后,中国电信三都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徒步30公里奔赴都江镇。在交通中断、山体滑坡的情况下,突击队仅用72小时便排查修复受损基站20余个、光缆30余公里,率先恢复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医院等关键区域通信。“我们必须抢在救援队伍之前打通信息通道。” 中国电信三都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突击队要与政府建立“半小时信息互通机制”,实时共享灾情数据,为救援力量调度提供关键支撑。与此同时,在猴子河特大桥垮塌现场,保障团队面对桥面断裂、山体滑坡的双重威胁,通过卫星便携站在1小时内恢复现场网络,并徒步12公里抢通广桂贵一干光缆,为后续大型机械入场争取了宝贵时间。

负重前行,136小时攻克“最后一公里”。6月29日,当20个行政村陆续恢复通信时,三都县来术村成为最难啃的 “硬骨头”。突击队驱车20公里山路,在距离村委会500米处,车辆不慎深陷泥潭。众人开门下车时,泥浆已吞没轮胎三分之一。队员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泥淖,在冰冷泥浆中合力推动沉重车辆。由于任务紧急,他们兵分两队:一组等待救援,一组徒步继续前行。22时38分,队员们背着装备,高挽裤脚,浑身泥浆地出现在村委会附近的断桥前。目的地近在咫尺,却被一河浊流阻隔。队员们默契调整头灯,手挽手蹚过湍急河水,一步步向对岸挪移。最终,突击队于23时06分成功开通卫星基站,让这个被阻断136小时的村庄重新接入5G网络。

争分夺秒,直升机空投架起“空中生命线”。巫不村的抢险行动堪称“生死时速”。因山体滑坡导致道路完全损毁,抢险队员携带卫星基站搭乘直升机冒险降落。在1.5公里的泥泞山路上,两名队员肩扛设备连续跋涉2小时,最终在19时34分开通基站。村支书和驻村干部激动地拿起电话,通过企业卫星信号,拨出了灾后第一通至关重要的汇报电话,将现场情况和急需救援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了上级指挥部。村支书握着卫星电话哽咽道:“这不仅是中断后的第一通电话,更是希望的信号、生命的桥梁!”

不舍昼夜,机房里的“隐形守护者”。都江镇接入网点的恢复是整个抢险行动的“心脏工程”。入党积极分子覃尚贤连续36小时坚守机房,配合后端同志跳纤,每一根光纤的连接,都可能关乎一个被困家庭的求救信号能否传出;每一次设备的调试,或许决定着一支救援队伍能否准确定位受灾群众。覃尚贤彻夜不眠地守在设备前,高效完成数百次光纤熔接。“每一根光纤都连接着灾区群众的希望。”他在朋友圈记录下这段经历:“三天没换衣服,但听到电话那头的‘喂’,一切都值了。” 正是这种 “工匠精神”,确保了两个传输环网的稳定运行,为后续救援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6月29日24时,中国电信黔南分公司累计投入抢险人员120余人次、应急通信车8辆、卫星设备15套,实现21个行政村通信全覆盖。当前,抢险恢复工作还在持续推进:7月2日,都江区域18个受灾村寨的基站已完成修复,剩余9个基站正加紧处理中,计划7月4日完成所有受损基站修复。

从卫星基站的“空中救援”到机房里的“精细绣花”、从泥泞山路的徒步突进到来术村的“涉水冲锋”,抢险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邮电为人民” 的光荣传统,全力保障信息生命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黔南   中国电信   昼夜   分公司   基站   突击队   通信   小时   行政村   山体   泥浆   滑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