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周资道】| OPEC+超预期增产,国内PMI显著回落,多品种承压

市场总览

央行在五一前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4月28日至30日实现大量净投放,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4月30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至49.0%,反映经济受外部冲击,制造业供需及价格均有下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等虽高于临界点但也有下降。

国际法院启动对以色列封锁加沙问题的调查;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宣布停火,但乌克兰方面存质疑,这些国际政治事件也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国内期货市场多数品种在节前多数以弱势震荡运行为主。贵金属随着国际贸易局势缓和高位回落;油脂板块跌幅居前;原油系列在OPEC+增产预期下承压下行。

五一假期期间,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超出预期,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态势。美国持续释放关于关税谈判的积极信号,离岸人民币汇率飙升至7.2左右。尽管美国仍在进行全球贸易谈判,但短期内达成理想协议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这使得期货市场短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主要板块


热点品种

涨跌排行榜

热点品种


尿素

上周,国内尿素期货市场呈现出复杂的局面。由于季节性需求的下降,4月份尿素产量达到583万吨,尽管同比增长了6.78%,但环比却下降了4.27%。产能利用率为84.27%,环比下降了3.05%,同比增长了0.22%,供应依旧保持充足。企业库存量为106.5万吨,处于较高水平且环比有所增加。下游用户接货态度谨慎,出货情况不理想。港口库存量为11.7万吨,月底的出口政策尚未明确,这些因素导致尿素价格走势偏弱。与此同时,原料价格的下降使得尿素的利润空间略有提升,而合成氨和三聚氰胺的利润却在减少,这进一步揭示了市场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然而,在4月30日,市场突然传出出口政策可能放宽的消息,这一利好消息刺激尿素价格大幅反弹,为原本低迷的市场注入了一股活力,同时也使得尿素期货的后续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玉米

供应端,农户余粮基本售罄,粮源控制权逐步转移至贸易商,贸易商库存开启去化进程。进口方面,3月玉米进口量仅8万吨,同比锐减95.10%。需求端,尽管下游深加工开工率有所下滑,但需求量仍高于去年同期。根据数据显示,4月中旬中储粮网22场玉米竞价采购交易,实际成交44160吨,成交率41.48%。库存方面,截至4月25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总量438.5万吨,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库存163.7万吨,同比均处于较高水平。受此影响,现货玉米收购价格持续走高,东北产区月底涨幅明显,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进一步提振市场,推动玉米期货价格震荡上扬。


烧碱

4月烧碱的产能利用率下降至83.3%,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2.3%。产量达到342.5万吨,环比下降4.5%。主要原因是氯碱行业的利润承受压力,国内烧碱装置的检修量大幅增加,导致月产量损失68.7万吨,环比增长3.6%。在需求方面,由于国内氧化铝产量的集中减少,其月度产量降至676.2万吨,环比下降9.2%。部分生产商为了维持价格,减少了烧碱的需求。尽管液氯价格为了平衡氯碱利润有所上升,但整个行业的盈利趋势仍然向下。在库存方面,4月份液碱固定样本企业的厂内库存为41.58万湿吨,环比减少12.4%。尽管库存持续下降,但整体库存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烧碱价格在低位区间内波动。


PTA

供应方面,PTA月度产量为578.00万吨,环比减少19.95万吨,不过同比增加20.90万吨,开工率平均维持在78.3%。本月新增6套停产检修装置,损失量约162万吨,主流供应商加大检修力度,使得国内供应量虽维持相对高位,但月度环比有小幅减少。加工费有所修复,波动区间在250元/吨至550元/吨。下游聚酯行业月度产量达 671.81 万吨,环比虽有0.41%的下滑,但同比上涨 7.88%,月均产能利用率高达91.5%。随着下游聚酯需求逐步回暖,工厂库存得到有效消化,PTA企业库存量为4.39天,月度平均库存水平稳定在4.34天。再加上关税争端缓和,市场商品情绪修复,PTA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势。


液化石油气

近期,国内进口LPG实际到港量显著增长,达到83.80万吨,环比增幅高达52.09%,船货资源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国产气量保持稳定,周环比仅微增0.01万吨。需求方面,民用气燃烧需求平淡,化工需求也有所减少,丙烷深加工领域和PDH装置开工率下滑,下游多采取按需逢低采购的策略。国际市场上,中东地区丙烷受沙特5月装船减量以及中国进口商受政策驱动转向中东采购影响,丙烷与丁烷价差进一步扩大;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因OPEC+增产预期、区域地缘政治局势缓和以及核协议谈判等因素影响而承压下跌。综合来看,市场价格利空因素较多,但因宏观局势并不稳定,存在较多变数,液化石油气价格以震荡运行为主。


原油

供应方面,美国原油产量处于历史高位,每日稳定在1300万桶以上,而OPEC原油产量处于2021年9月以来的低位,3月产量为2677万桶/日。不过,OPEC+计划在5月加大增产力度,6月可能进一步大幅增产,部分产油国虽提交超产补偿计划,但实施效果存忧,未来供应增加预期强烈。库存方面,4月下旬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4.43亿桶,较上月同期增长2.19%,平均库存较上月增加1.46%。1-3月中国累计原油进口量为13526.85万吨,同比减少209.19万吨,跌幅为1.52%。此外,美国关税影响虽有所减弱,但经济担忧持续存在,美国与伊朗谈判正在进行。综合多重因素,在供应增加预期下,原油价格走势逐渐走弱。


纸浆

当前纸浆市场呈现供应充足但需求不振的整体局面。3月我国纸浆进口量达 324.9万吨,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2.5%,今年以来进口量同比处于高位,整体供应状况充裕。需求方面,下游生活用纸厂开工率环比下滑,原料采购量减少,对国产阔叶浆的订单急剧下降,需求疲软主导市场下行趋势。价格方面,国产阔叶浆及化机浆价格疲弱,市场交易冷清,低价传闻频出。进口浆价格传导作用明显,进口阔叶浆月内跌幅近5%,带动国产浆价格下跌,致使贸易商抛售现象增多。库存方面,中国纸浆主流港口样本库存量达209.9万吨,同比上涨10.5%,处于年内偏高位,库存去化缓慢。综合来看,在供应充足、需求不佳的情况下,纸浆价格持续下跌。


豆粕

截至4月26日当周,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收割进度达94.8%,高于去年同期的90.5%;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当周,阿根廷大豆评级优良比例提升至41%,高于前一周的35%。4月中国大豆到港量环比增加至800万吨以上,钢联预计5月大豆到港约919.75万吨,6月更是高达1100万吨。不过,受港口通关政策影响,4月大豆未能大量及时抵达油厂,导致油厂开机恢复缓慢,大豆压榨量减少。库存方面,截至4月25日,样本油厂豆粕库存仅7.48万吨,环比大幅减少67.32万吨,降幅达90%,同比去年也减少41.37 万吨。当前油厂压榨逐渐恢复,但鉴于后期大豆到港量剧增,供应有较大幅度增加预期,豆粕价格呈现下跌态势。


玻璃

供应方面,全国浮法玻璃4月产量达474.31万吨,环比减少3.15%,同比下降9.38%。截至4月25日,国内浮法玻璃企业冷修损失量攀升至42750吨/日,环比增长1.66%,一定程度影响供应规模。需求方面,下游企业订单虽较前期有所改善,但总量仍显著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受资金压力等因素制约,企业接单态度谨慎。库存方面,4月底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为6498.89万重箱,虽环比3月底下降3.02%,但整体仍处于高位,去库存进程缓慢。成本与利润方面,以天然气、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分别面临周均-163元/吨、-10元/吨的亏损,仅煤制气燃料类型可实现131元/吨的利润。综合来看,在供应趋稳、库存高企、下游需求未达旺季预期,以及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多重影响下,浮法玻璃价格维持震荡下跌走势。


碳酸锂

供应方面,4月企业检修工作陆续开展,叠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碳酸锂产量下滑,但整体仍维持高位。不同锂材料供应表现分化,磷酸铁锂供应量环比增长,三元材料、锰酸锂及钴酸锂供应量则环比减少。根据进口数据显示,3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达18125吨,环比上涨47.03%,同比下跌4.82%,进口均价10109.142 美元/吨;锂矿石进口53.45万吨,环比下降5.8%,同比增长38.47%。需求方面,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增长47.9%和40.1%,新车渗透率达42.4%,但下游厂家对碳酸锂采买仍以刚需备库为主,观望情绪浓厚。在供应高位、需求谨慎的双重作用下,市场整体情绪低迷,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


【免责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联系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本文仅作为投资者教育资料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财经   品种   国内   库存   价格   需求   下游   尿素   碳酸锂   美国   市场   高位   大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