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共享充电宝有无3C标识
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
3日,中新经纬记者走访北京西城区、丰台区一些共享充电宝投放点发现,美团、怪兽共享充电宝上均有3C标识,美团的3C标识需要扯开接头才能看到。
美团(左)、怪兽共享充电宝上的3C标识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此外,小电共享充电宝有的产品上面有3C标识,有的产品没有3C标识,但有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标识。
左侧的小电共享充电宝有3C标识,右侧无。
来电共享充电宝的机身上虽然有CE(欧盟合格认证)、FCC(表示产品已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认证)、CQC等标识,但无3C标识。
来电共享充电宝
此外,综合其他媒体报道,市面上由来电、街电、小电等品牌运营的共享充电宝,确实存在部分设备机身无3C标识的情况。
为何同一品牌有的设备有3C标识有的没有?没有3C标识的设备有无安全隐患?未来是否会统一换为有3C标识的产品?
美团共享充电宝客服表示,美团充电宝均经过CQC认证,机柜通过3C认证。在投放前,产品都是严格按照3C质量要求和标准生产,同时会做多重测试来保证产品在设计、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安全。
小电共享充电宝在线客服表示,小电共享充电宝符合国家相关认证标准,具有3C认证标识,部分小电充电宝因产品设计或生产批次不同,外观上可能未直接印制3C标识,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通过3C认证。小电科技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更新充电宝标识。
冲电狼共享充电宝小程序在线客服表示,其共享充电宝都带有3C标识,如(消费者)没发现,可能是被磨没了。
此外,有部分共享充电宝品牌客服表示,部分产品确实没有3C标识。
来电共享充电宝在线客服表示,来电共享充电宝目前没有3C标识,不过产品有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安全标识,使用时不会有安全隐患。对于未来是否会统一更换为有3C标识的产品,该客服表示暂时未接到通知。
共享充电宝品牌悦快闪充的客服也表示,有部分产品没有3C认证。“2024年8月之前投放的共享充电宝没有3C标识,之后投放的则带有3C标识。”
悦快闪充的客服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可以正常使用,无3C标识的产品未来应该都会更新为有3C标识的。“消费者如果租借到无3C标识的充电宝,可以在3分钟内归还,不会被扣费。”
记者从北京首都机场了解到,目前,针对在安检环节查验的不合规充电宝,旅客可选择交由送行人员带回,或通过现场快递邮寄,也可以通过北京首都机场进行暂存,暂存期为7天,暂存期间旅客需自行取回,期满未领取视为自弃。北京首都机场暂存点分别位于T3旅客服务中心和T2旅客服务中心。
除北京首都机场外,北京大兴机场在国内出发安检区外快递点可以进行邮寄,也可以办理暂存手续。
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均提供为期七天的暂存服务。
在杭州萧山机场5伏电压2万毫安容量以下的充电宝可暂存10天,同时提供邮寄服务。
厦门高崎机场提供一个月的免费暂存服务。
此外,多家机场表示,对于逾期未领取的充电宝将视为自动放弃,机场会统一处理或销毁。
特别提醒,根据民航局《民航旅客禁止/限制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要求,充电宝只能随身携带,严禁托运。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且不得超过两个;严禁携带标识不清的充电宝;严禁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
充电宝乘机新规发布后,旅客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携带的充电宝能否上飞机呢?
首先,可以检查充电宝上的3C标识,确保充电宝本体有清晰白底黑图案的3C标识,可登录品牌官网或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验真。
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等产品实施3C认证。根据规定,2024年8月1日后,未获得3C认证的产品将不得生产、销售或进口。在此之前生产的移动电源,很多没有3C认证,因而不能上飞机。
其次,要核对充电宝容量。可登机的充电宝不仅要带有3C标识,而且要符合容量规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充电宝符合3C标识和容量规定,飞行过程中依然严禁使用,并要全程保持关闭状态。
特别提醒,充电宝可循环使用标识的中间数字代表里面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旅客乘机前也要仔细确认。如发现充电宝已经到达可循环使用年限,或者出现变形、鼓包、漏液等,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将它按照有害垃圾处置。
针对被拦截充电宝的处理问题,中国民航局于7月2日回应称,机场将设立旅客充电宝自弃、暂存区域,并提供寄递服务。安检时被拦截的充电宝,将根据旅客意愿进行处理。机场与航空公司将制定详细流程,为旅客自弃、暂存提供便利指引。对于超过暂存期限和旅客自弃的充电宝,机场将统一销毁或与专业电池回收企业合作,进行报废处理与资源回收。同时,在充电宝暂存、转移、回收等各环节,均会做好记录,确保流向可追溯,杜绝私自处理导致的回流问题。
尽管机场表明会将拦截的充电宝交由专业企业统一处理,但充电宝是否会流入二手市场仍备受关注。
记者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目前上海具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共有7家,记者逐一拨打电话,询问是否接收有机场拦截下来的充电宝。其中,鑫广再生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和浦东机场有长期合作,其中就包括固定资产的电子废物处理,但移动充电宝属于旅客自弃物,不属于固定资产。“此前浦东机场产生一定量的电子废弃物时会跟我们联系。但民航局充电宝新措施是6月28日发布的,截至目前还没有接到机场和我们协商收充电宝这类的意向。”
费先生称,此前,公司从机场回收的电子产品废弃物中,也会有充电宝,数量比较少,一般的处理流程是拆解后分类利用。依托先进检测设备,可对不同品牌、型号的充电宝快速精准分类。针对电池部分,运用放电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电池内化学物质原有特性,为后续梯次利用或材料回收做准备;电路板则通过粉碎、熔炼等工艺提取贵金属。他明确表示,专业企业处理电子废弃物有严格流程,绝不会让处理的充电宝流入二手市场。
充电宝回收后有专门的电池包拆解。
随着新规实施落地,充电宝需要3C认证,也给不少市民带来新困扰:家中闲置的无3C标识充电宝,究竟该如何处理?
长期研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承龙指出,目前关于充电宝小型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尚存在着行业空白。“充电宝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的锂电池,像新能源汽车这种大型动力电池,在回收的环保、污染方面已有相关规范,但对于小型的电池,还没有一个行业的准入条件。”张承龙建议,可以在新政实施之际,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撑。
令人欣慰的是,多家具备资质的企业积极回应市民需求。鑫广再生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先生坦言,此前公司更多进行一些诸如旧家电等大体量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因为充电宝的体量实在太小,针对目前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也愿意开出充电宝回收渠道。另一家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让市民承担这份损失也不公平,公司愿意出一些费用来回收充电宝,目前公司也在积极与一些社区联系合作,以方便将市民手中的无3C标识充电宝顺利回收,一方面能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资源再利用。
一场由问题电芯引发的充电宝安全风暴持续发酵,多家知名企业卷入漩涡中心。
处于风口浪尖的罗马仕在7月3日深夜紧急发声,称“没有倒闭,感谢关心”,承诺解决用户及合作伙伴问题。然而,其官方旗舰店全线充电宝产品下架、退款受阻、高层变更、员工焦虑等迹象,无不显示这家老牌企业正经历严峻考验。
另一边,同样宣布召回充电宝的安克创新对第一财经表示,截至7月初已经有20多万用户提交了召回申请,占召回总量的30%以上,峰值时一天有四五万申请提交。相比罗马仕,安克创新的处境相对稳健,此前公司提到召回损失对利润影响有限,移动电源品类占整体营收的10%左右。
处于风暴中心的是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有内部员工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工厂放假”的消息。受网上各种传言的影响,安普瑞斯如今也停止了招聘工作。就安普瑞斯的最新情况,7月3日第一财经致电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还在调查中”,对于工厂是否放假等情况他表示“不太清楚”。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上观新闻、央视新闻、中新经纬、第一财经等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