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信号已响,美元走弱黄金走强,风险资产正创下历史新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那场备受瞩目的会议上,终于松口,发出政策即将掉头的明确信号,整个世界仿佛都听到了资本水龙头被拧开的声音。


美股三大股指接连刷新着历史记录,经通胀调整后的国际金价也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市场正在为一场盛大的宽松周期提前狂欢。


市场的这种坚定共识,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交易员们的信心,是由一连串指向美国经济正在降温的宏观数据,一块块铸就的。

首先给市场吃下降息“定心丸”的,就是那份让人大跌眼镜的8月份就业报告。新增岗位数据远远低于预期,不仅如此,前两个月的数字还被无情地向下修正,这等于是在本就难看的数据上又补了两刀。


紧接着,失业率的攀升更是火上浇油,4.3%的数字提醒着每一个人,曾经那个火热到烫手的劳动力市场,真的开始显著降温了。


创下近四年新高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以及不断下滑的每周平均工时,都像拼图一样,拼凑出一幅雇主需求减弱的全景图。这些证据环环相扣,共同指向一个结论:美国经济的引擎正在冷却。

如果说就业市场的疲软是降息的核心驱动力,那么通胀数据就是为美联储行动扫清障碍的那盏“绿灯”。美国8月CPI同比涨幅仅为2.9%,这个温和的数字,让决策者们再也没有理由对通胀感到过分焦虑。


9月份降息25个基点,这在市场上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价格里已经完全消化了这一预期。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豪赌,其概率预测甚至已经悄然超过了25个基点。


分析师们更是大胆预测,年内可能上演降息“帽子戏法”,累计幅度可能达到75甚至100个基点,而这场宽松大戏,甚至可能一直唱到2026年。

随着美元指数大幅走弱,一度逼近100的整数关口,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重构大戏正式上演。可以说,美元的退潮,是这一切狂欢的底层代码。


最直接的反应来自外汇市场。在岸人民币汇率顺势升值,触及了十个月来的高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显著走强,一度摸高至7.12附近。美元的疲软,让其他非美货币扬眉吐气。而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来说,这更是一个天大的利好。


国际黄金价格近期的大幅上涨,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金价年内涨幅已近40%,轻松站上3600美元/盎司大关。这背后当然有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的避险需求在支撑,但更关键的驱动力,来自于利率下行和美元走弱。

利率降低,意味着持有黄金这种“无息资产”的机会成本大大减小。而美元贬值,则直接降低了非美元买家的购金成本。双重利好叠加,机构甚至喊出了金价可能挑战3800美元甚至更高的目标。


风险资产的狂欢则更为直接。美股三大股指齐刷刷创下历史新高,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全球科技股更是表现抢眼,年内涨幅惊人。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押注的就是“美元走弱+流动性重启”这个剧本。这场流动的盛宴,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投资者都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


当这股来自大洋彼岸的暖风吹来,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外部流动性利好,更像是一场与国内经济转型和政策导向形成共振的战略机遇。最直接的好处是,美联储的降息为中国央行打开了更大的货币宽松空间,让我们的政策工具箱可以运用得更加从容。

回顾历史,我们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数据显示,在过去几轮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中,A股的小盘成长风格通常能占得先机,表现往往优于大盘股。其中,科技和医药板块的平均涨幅更是名列前茅。


很多人觉得,本次降息所处的宏观环境,与2019年的那一轮周期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历史可以作为镜鉴,那么中国的科创板,很可能成为本轮周期的核心受益者。降息能显著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这对于那些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和扩张的高成长性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更重要的是,这股外部的流动性暖风,恰好与国内“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形成了完美共振。当“科创板八条”这类支持科技产业并购重组的政策不断加码,外部资金的涌入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再加上当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为后续的反弹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和想象空间。

流动性驱动的上涨固然酣畅淋漓,但狂欢的阴影里,也潜藏着诸多可能逆转趋势的变数。有经验丰富的老投资人就提醒说,要警惕“利好出尽”的风险。当9月的降息决议真的落地时,如果市场已经涨到了高位,很可能触发获利盘的集中抛售,上演“卖在消息兑现时”的经典戏码。


美联储的降息路径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未来的CPI或者就业数据意外走强,随时可能修正市场的宽松预期,从而引发资产价格的剧烈震荡。市场的脆弱性,就建立在这种对数据的依赖之上。


我们也不能忽视潜在的政治博弈。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否会受到干预,以及一位被认为是鸽派人物的热门主席候选人最终能否上位,都为未来的政策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此外,9月中旬全球多个主要央行将密集公布利率决议,这场“超级央行周”可能引发全球政策的联动效应,带来新的变数。

市场能否持续走强,最终的考验在于企业的基本面能否接力。从“估值牛”到“盈利牛”的交接,是市场必须完成的惊险一跃。即便是那些管理着巨额财富的家族办公室,也因地缘政治风险,在投资策略上更偏向于确定性,比如增配公开市场的股票。


短期来看,“美元趋弱、风险资产受益、黄金走强”的剧本正在上演。但站在更长远的视角,投资者需要在享受流动性盛宴的同时,擦亮眼睛,密切关注基本面复苏的每一个信号,以及那些潜藏在狂欢背后的风险,唯有如此,才能做好穿越周期的资产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新高   信号   资产   风险   美元   黄金   历史   市场   流动性   数据   基点   央行   政策   利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