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董事长失联23天!近日参会时被带走调查!

刚看到一个 10 月 11 日的消息,万科董事长辛杰已经失联 23 天了。9 月 18 日那天,他在深圳参加一场会议,会后被带走配合调查,到现在还没公开露面。更奇怪的是,截至昨天,他位于万科总部的办公桌还是空的,公司官网上 “管理团队” 那一栏,他的名字和职务信息一点没动,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多方消息交叉印证,辛杰从 9 月 18 日起就没再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有知情人士说,那场会议是深圳国资系统内部的一个协调会,地点在福田某政府会议中心。散会后,他被有关部门带走。到现在,万科和深圳地铁集团都没发过一句正式回应。一位在华南地产圈干了十几年的朋友私下聊起这事,只说:“内部早就传开了,但没人敢在正式场合提。” 官网照旧、办公室照空、高管集体沉默 —— 这种 “静默处理” 在近年大型国企高管出事时,确实少见。

辛杰同时挂着深圳地铁集团和万科集团两家董事长的头衔。这个安排始于 2025 年 1 月,当时深圳地铁作为持有万科 27.8% 股份的第一大股东,通过人事调整强化对这家头部房企的管控。这种 “政企交叉任职” 的模式,一开始被看作是稳定市场的创新做法,但时间一长,治理边界模糊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来。

眼下房地产行业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前 8 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4.7%国家统计局。万科作为行业标杆,同期合同销售额虽未直接披露,但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 691.1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超 40%,市场压力可见一斑。地方国企对旗下房企的管控明显收紧,有接近深圳国资委的人透露,最近对重点企业 “一把手” 的合规审查已成为常态动作。

深圳地铁自身也面临转型挑战。其 “轨道 + 物业” 模式在市场下行期承压显著:2024 年站城开发业务毛利率从 2021 年的 69.67% 降至 37.4%,非票务收入占比也从 71.75% 降至 37.36%。作为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既要推动轨道交通建设(2025 年计划投资超 800 亿元),又要应对万科的经营压力,多重角色叠加下,合规风险更容易暴露。

对万科来说,董事长长期不在岗已影响内部决策效率。公司虽对外宣称 “日常经营正常”,但 9 月下旬以来,至少三个区域公司的人事任命被临时叫停。一位华南区域的中层干部提到:“现在重大决策都要等‘上面’批复,流程比以前慢了一倍。” 没人拍板,基层执行效率大幅下降。

资本市场对治理不确定性的反应尤为敏感。10 月 8 日,万科一笔 5 亿美元债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利差跳升至 420 个基点,达近 18 个月高点,而同期保利发展的 CDS 利差仅为 210 基点,显示市场对万科的风险溢价显著高于同行。这种信心落差可能进一步加剧融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深圳地铁作为地方重要基建平台,若高层动荡持续,其轨道交通三期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度可能受影响。尽管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调查牵涉具体项目,但 “预期管理” 的缺位已拖累效率 ——2024 年深铁集团因投资收益下滑等因素,净亏损达 334.6 亿元,凸显转型期的阵痛。

辛杰事件折射出 “国资接管房企” 模式的深层矛盾:当企业掌舵人同时肩负政府战略与市场目标,权责边界模糊可能导致风险传导。此次事件究竟是个案,还是系统性风险的前兆,仍需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政企协同的治理机制亟待优化,以平衡战略稳定性与市场化运作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董事长   近日   万科   国家统计局   深圳   市场   风险   集团   华南   政企   基点   效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