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初,国民党在台湾刚站稳脚跟,局势还挺紧张的。那时候,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国民党保密局抓了。蔡孝乾是工委负责人,抓捕时间是1950年1月29日。他一落网,没扛多久就变节了,把地下党名单抖了个干净。其中,他就提到了朱枫这个联络员,还给了她的联系方式。保密局顺着这条线,很快就锁定了朱枫。朱枫是1949年11月底从香港过来的,她的任务就是跟吴石对接情报。朱枫到台湾后,用商人身份活动,跟吴石见了六七次面。保密局在1950年2月18日把朱枫在浙江定海抓了,她当时正准备回大陆。抓捕后,朱枫没招出太多口供,但她住处搜出来的东西可不得了。
搜查朱枫住处时,保密局翻出一个牛皮小本子,里面夹着半张缩印的台湾空军机场跑道维修计划表。这张表不是随便能搞到的机密文件,技术鉴定后,发现纸上的油墨成分和缩印比例,跟吴石办公室用的机密缩印机一模一样。更要命的是,表格边缘有个极淡的“吴”字水印,这是吴石处理文件时的个人标记,只有他经手的文件才有。朱枫一个普通商人,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这就把朱枫和吴石直接连上了。档案里记录得清清楚楚,这物证链子钉得死死的,跟朱枫招不招没太大关系。
再说蔡孝乾的供词。他在审讯时只提了“吴次长”传递情报,没说全名。但这可不是模糊指向。当时国民党参谋总部次长就仨人,姓吴的只有吴石一个。蔡孝乾跟吴石对接过多次,怎么会不知道是谁?保密局一查编制表,立马就锁定了吴石。1950年编制表上白纸黑字,姓吴的次长就他一人。这哪儿是没指向,分明是精准到家了。蔡孝乾故意模糊姓名,可能想拖延时间,但特务们不傻,很快就上报了。
还有聂曦这个副官。他给朱枫开了通行证,能通行全台军事区域。档案里留着申请单,上面“同意”两个字的笔迹,经鉴定就是吴石的。聂曦是吴石的专属副官,没吴石签字,他连军区大门都进不去,怎么开得出这种证?聂曦在1950年2月底被抓,申请单被翻出来,比对笔迹后,确认是吴石手书。这又是一环证据,把吴石和朱枫的关联坐实了。

吴石本人在1949年迁台后,就开始传递情报了。他1949年8月中旬到台湾,10月就整理了一批资料,通过聂曦送往香港,交给中共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万景光。11月底,朱枫来台当交通员,吴石跟她见了六七次,提供了国民党军事机关主官名单、人事变动、部队番号、人数、兵力部署、武器数字等情报。保密局的侦查意见书里附了“证据资料”一册,共23项,其中21项是吴石搜集的军事情报。比如,原始编号1的是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驻地及所属部队番号、人数、部署位置;编号2的是台湾省各县市兵力分布表;编号3的是台湾省各县市军政机关驻地及负责人名单。这些资料都是吴石手握的核心军权才能接触到的。
特别要提的是台湾西部海防炮位分布图。解密档案里有三张复印件,都是吴石亲笔标注的。标注日期和修改痕迹,跟他接触的原机密文件完全对得上。第一张图标注了西部海岸炮位坐标,第二张修改了角度,第三张添了细节。1999年台湾公开的《特种工作档案》里,这些图纸复印件全在,纸张泛黄,但铅笔线条还清晰。技术人员比对过,日期精确到1949年秋季,跟吴石的办公记录吻合。这还不算实锤证据?
吴石被捕是1950年3月1日,那天正好是蒋中正复职当天。保密局上门抓人,吴石一被押,就没扛住审讯,当天供出了四个同案犯:朱枫、陈宝仓、聂曦、王碧奎。陈宝仓是吴石的部下,也牵扯情报传递。聂曦和王碧奎帮办了朱枫的出境证。吴石供述只从1949年2月开始说起,没提更早的背景,但这些已经够判了。审判过程在台北高等军法会审庭,1950年4月开庭,原审有3大违失,复审有5大违失,这是后来台湾监察院在2013年调查时指出的。比如,审判没公开全部证据,程序上有些违规。但这不等于案子是冤的,监察院纠正国防部,是说审判过程有问题,不是说吴石没传递情报。档案完整,证据链没断。
5月30日,判了死刑。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首谋处死刑,其他人处有期徒刑。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执行枪决。吴石女儿6月14日写信申请领尸火化,军法局第二天批准了。后来因吴石案受牵连的还有王正均、林志森,他们8月10日也被枪决。至此,案子牵连逾200人,总牺牲6人。台湾档案管理局有吴石等叛乱案卷宗,档号
B3750347701/0039/3132034/34/1/003,产生日期民国39年6月17日,里面有执行照片和报告。

现在台湾有些人说冤案,可能因为监察院纠正了审判违失,或者看到法庭没公开全部证据,就觉得没实锤。但去查查台湾“国史馆”官网,部分解密档案还能下。大陆也出过《吴石将军史料汇编》,证据链完整。那些说没证据的,大概没仔细看1999年公开的档案,或者忽略了物证和笔迹鉴定。蔡孝乾的供词、朱枫的小本子、聂曦的申请单、海防图复印件,这些加起来,哪是没证据?案子侦破过程,保密局局长毛人凤1950年3月20日上报的侦查意见书里全有,系统完整。
谷正文是保密局侦防组组长,他后来回忆,蔡孝乾笔记里有吴石名,找到吴石太太王碧奎,从她那儿诱出朱枫线索,然后抓吴石。谷正文出力最多,破坏工委有功,但他的说法跟李资生回忆有出入。李资生说先抓朱枫,再从她和聂曦供词研判抓吴石。反正不管哪版,证据都指向吴石传递情报。1994年台湾《传记文学》杂志重刊李资生文,谷正文来函补充,说李文与事实有出入,但核心是吴石案破获靠蔡孝乾线索。
吴石迁台前,早年投身军旅,1947年4月在上海锦江饭店加入相关组织。但案子重点在台湾情报传递。吴石手握军权,提供的资料包括各部队部署,这些对当时局势影响大。保密局破案后,稳定了台海局面,但审判违规被纠正。不是冤案,而是程序瑕疵。那些拿“法庭没找到确实证据”说事儿的,得去翻翻档案。吴石案档案在国家档案资讯网能搜,关键词“吴石等叛乱案”,件数不少。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