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三大阅兵后,世界各国重新评估了中国的实力,美国更是连连对华示好,而只有欧盟看不清形势。居然派官员到美国讨论对中国进行二级制裁的计划,显然欧洲这是想讨好美国。问题是,特朗普也只敢口嗨,不敢动手,欧盟哪里来的底气敢对中国进行所谓的“二级制裁”?
9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爆料:欧盟官员已经抵达华盛顿,与美国方面闭门商讨一份制裁计划,核心内容是对中国、印度等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国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
简单来说,就是要绕过俄罗斯,直接打击买家。欧盟拟采取的措施包括: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高端技术或原材料;禁止欧盟银行处理涉及中俄能源交易的金融业务。
这无疑是把手伸向别国内政,强迫中国按照欧盟的意志办事。
别看欧盟动作频频,真正的推手还是华盛顿。早在9月5日,特朗普政府就公开敦促欧盟加入“二级制裁”,理由是要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
事实上,美国自己已经开了头。8月,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石油的行为征收25%的“二级关税”,还放话要对中国采取类似措施。只不过,美国顾虑太多,迟迟不敢对中国下手,于是干脆把压力甩给欧盟。
据悉,这次制裁讨论是欧盟委员会正在筹备的第19轮对俄制裁的一部分。之前的18轮,基本都集中在俄罗斯本身,比如冻结银行资产、禁止能源公司出口。而这一次,欧盟第一次把制裁范围扩展到“第三国”,显然是想拉中印下水。
这种转变,意味着制裁逻辑从“打击敌人”变成了“打击敌人的朋友”,风险系数骤然上升。
特朗普的手段一向强硬,但在对华问题上,他一直保持克制。原因很简单:
中国体量太大:对华制裁不是“单向惩罚”,而是双刃剑。美国经济很多环节依赖中国市场,从稀土到制造业,从消费品到供应链。
选票压力:特朗普要连任,就不能冒险让中美全面对撞,否则美国国内的通胀、就业都会受重创。
欧盟如果真要对中国下手,那就是替美国“趟雷”。问题是,欧洲经济比美国更脆弱,能承受得了吗?
不要把欧盟当成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实际上,27个成员国在对华、对俄问题上的分歧非常严重:
德国、法国:经济体量大,对中国贸易依存度高,担心制裁影响本国企业。
东欧国家(如波兰):立场亲美,主张更强硬的政策。
匈牙利、斯洛伐克:严重依赖俄能源,本身就有豁免权,必然反对扩大制裁。
换句话说,欧盟的内部矛盾,决定了这项计划很难真正落实。就算推出,也注定是个“半拉子工程”。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仅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就超过9000亿美元。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机械,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一旦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结果只有一个:中国反制,限制稀土出口、减少欧洲商品进口;欧盟企业首当其冲,经济雪上加霜。
要知道,欧洲本身已经面临能源价格高企、通胀压力、产业外移等难题,如果再被迫和中国“对抗”,后果将不堪设想。
美国自己不敢直接对中国开刀,却不断给欧盟施压,让其“冲在前面”。这是一贯套路:自己在后面收割利益,让盟友替自己承担损失。
特朗普政府早就对欧盟出手——8月1日宣布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30%的关税。换句话说,美国一边让欧洲替自己制裁中国,一边还狠狠割欧洲的韭菜。
欧盟的尴尬在于:既想抱美国大腿,又不敢完全得罪中国。所谓“战略自主”,喊了多年,却始终没能真正实现。这次派团赴美,更多是一种表态:我们在配合,但到底落实到什么程度,还要再斟酌。
不要忘了,中国手里有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这是西方产业链绕不开的。只要中国出手,美欧的“联盟”很快会土崩瓦解。
中方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正常的中俄贸易合作符合世贸规则,不容外部干扰。如果欧盟真的要动手,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理。
总结来看,这场所谓的“二级制裁”讨论,本质上是美国在幕后操盘,欧盟在前台试探。特朗普自己不敢贸然对中国下手,就想让欧洲充当马前卒。
但欧盟真要走这一步,风险比美国更大。因为美国至少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兜底,而欧盟经济高度依赖外贸,特别依赖中国市场。一旦中方反制,欧洲必然首当其冲。
所以,这更像是一场政治秀,用来讨好美国、向俄罗斯施压,同时给中国制造舆论压力。但要说欧盟真敢和中国全面撕破脸,恐怕是高估了欧盟。所谓的二级制裁,还吓不倒中国,欧盟以为这样可以讨好美国?恐怕想多了,特朗普只会认为欧盟太软弱,反而会加大对欧盟的施压和收割力度。就当下的国际局势,对华强硬刷存在感是有风险的,代价就是要自己承担。欧盟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最后可能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输家。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