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人工智能+”,国家发改委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8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事关人工智能!国务院发文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有何区别?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是通用性技术,两者在应用方面都具有模式新、迭代快、对传统业态改造能力强的特点。

为何在现阶段启动行动?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迭代,人工智能已展现出较强的通识能力,从只能面向特定场景、完成特定任务,进化为可“举一反三”、完成普遍性任务,技术通用性显著增强,基本具备向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的条件

因此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何提出“人工智能+”3个阶段性目标?

《意见》提出,第一个阶段是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到两年,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要汇聚全社会资源力量,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6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打开局面,取得实效。

第二个阶段是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这一阶段强调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要实现更全面系统的融合应用,让人工智能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通用引擎。”相关负责人说。

第三个阶段是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目标对“人工智能+”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要聚焦构建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形态

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意见》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在《意见》实施过程中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5个共同”做工作——

发展“人工智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人工智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将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实效、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结合各行业特点,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深层次需求、高价值场景,充分释放增量效能

来源:新闻联播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科技   人工智能   热点问题   智能   技术   负责人   领域   意见   经济   全球   阶段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