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后,特朗普打起退堂鼓,暗示取消对华新关税。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美方变脸如此之快?在此背景下,美国两位盟友来华面谈,又究竟意欲何为?
近日,特朗普动用关税威胁中国,宣布考虑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0%的新关税,预计11月1日生效。此举立刻引发美国金融市场的恐慌性抛售,美股三大指数遭遇半年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近900点,纳指下挫超过3.5%,科技股蒸发市值超过7700亿美元。华尔街媒体形容这一天是“又一个黑色星期五”,投资人对特朗普的贸然行动感到不安。
而特朗普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原因是中方在日前公布了涉及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原料等关键物资的出口管制新规。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监管升级,更是一记有针对性的战略回击。稀土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的“心脏材料”,几乎所有智能设备、导弹制导系统和战斗机都离不开它,中国此举等于在供应链上握住了美国的“命门”。
实际上,中国这么做也是美国逼出来的。在中美第四轮贸易谈判后,美国还是在搞小动作,将中国多家企业拉进制裁清单,还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税,这些举动破坏了中美之间的谈判氛围。对此,中方发起了精准反击,美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采访时抱怨称,中方出台稀土新规,“并未提前告知”,还拒绝与美方通话。格里尔形容这是一次“权力攫取”。但事实是,中方完全依照本国法律实施出口管制,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内行事。
而面对美国的新关税威胁,中国商务部12日回应道,美国如果执意加关税,那么中方必然会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在中方发出警告后,特朗普迅速表态。他1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安抚”市场,声称美国想帮助中国而非伤害中国。他还说,“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福克斯节目中释放善意,称“希望中国选择理性之路”。
短短两天内,白宫从威胁加税到主动缓和口风,堪称一次现实的教训:市场用2万亿美元的损失提醒特朗普,关税战不是儿戏。实际上,这并非特朗普第一次“说狠话后退缩”。在历次对外谈判中,特朗普往往在言辞上制造紧张气氛,试图通过威胁换取筹码,但当对方不为所动、市场剧烈反应时,他往往就会后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态度反复的时候,美国的两个盟友——加拿大和西班牙开始向中国靠近。据外交部消息,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将于10月14日访华,虽然外交部公告简短,但结合近年来两国交往,西班牙外长来华意义不小。
阿尔瓦雷斯与中方高层多次会面,双方就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及经济贸易达成共识。此次访华旨在拓展互利合作,巩固双边关系,西班牙强调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与主要经济体保持稳定关系的重要性,显示出欧洲国家在中美摩擦中寻求平衡的态度。预计双方将在贸易、投资、文化旅游和气候变化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合作。
与此同时,彭博社报道称,加拿大外长阿南德也计划本周访问中国,旨在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应对美国关税压力下的不确定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政府曾与美国同步,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材征收关税,但目前民意支持度下降,取消部分关税以换取食品出口免税正在被讨论。
而这两人的访问的背景也很有意思,前不久特朗普公开提议要把西班牙踢出“北约”,而加拿大更惨,特朗普在白宫当着加拿大总理卡尼的面暗示,要吞并“加拿大”。在这种情况下,两人来华面谈显然意义不同寻常。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