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蔓延至脖子!千万粉丝网红病情加重,无法根治还会遗传

千万网红郭聪明患特发性震颤,今天(11月12日)上午进行手术。据悉,他这个病来自父亲的遗传,自12岁开始,会因年龄增加而加重,也会因压力、情绪波动受到影响。郭聪明说,最近,这种颤抖已经到了脖子,他担心未来有天没法正常唱歌。

郭聪明,1998年出生,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目前,账号粉丝达3000多万。2017年12月,因发行《没日没夜》《有故事的人》等作品进入演艺圈。其2018年因翻唱《98k》走红获千万点赞,后因病退网,暴瘦30斤掉粉1000多万,自称付了2000万元解约赔偿后口袋空空,因生病瘦到100斤。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人类常见运动障碍疾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进食、洗漱等,还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让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充满自卑与不安。据统计,全球约有7000万人受特发性震颤的困扰,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容易与帕金森病混淆

生活中,不少人一旦出现手抖,就和帕金森病划上等号。其实,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还有可能是特发性震颤在“作祟”。

如何更清晰地区分这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这两种疾病?

(一)震颤的表现类型

帕金森病:是静止性震颤(坐着安静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运动时手抖减轻,除此之外还包括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

特发性震颤是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保持某种姿势或做动作时手抖,如双手平举、拿筷子、写字),静止时减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部轻微晃动,但肢体动作灵活。

(二)发病年龄与家族遗传史

帕金森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家族史较少。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发病,30%-70%患者有家族史,多呈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伴随症状

帕金森病:常伴有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如系纽扣需要1分钟以上)、姿势平衡障碍(走路容易前倾跌倒),甚至出现"面具脸"。

特发性震颤:仅表现为震颤,无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部轻微晃动,但肢体动作灵活。

(四)病情进展

帕金森病:进行性加重,3-5年后可能影响生活自理,需要家人协助穿衣、洗澡。

特发性震颤:进展缓慢,可能十年症状无明显变化。

中医治疗有独特优势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周天梅介绍,针对特发性震颤,药物治疗可能有副作用,手术治疗风险高、费用昂贵,而中医在治疗特发性震颤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多与“风痰”、“气血不足”以及“肝肾虚损”有关。风是中医对外界病邪的形容,往往与运动障碍的发生息息相关;而痰湿、气血失调也常被视为引起震颤的内在因素。中医将其看作“风痰阻络”、“肝肾不足”、“脾虚湿阻”等病机的综合表现。通过望、闻、问、切,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特发性震颤往往会遗传。周天梅主任曾接诊过一位38岁的患者蒋先生,他从20岁开始就时不时手抖。一开始,只是拿取物品时手部会有细微的颤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抖逐渐加重,手持水杯时,水会莫名地晃动、洒出;写字时,笔画歪歪扭扭,难以成字;与人握手时,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直到去年,蒋先生的手抖得更加厉害了,特别是左手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自己偶尔会心慌。

周主任对蒋先生经过望闻问切后,判断患者属于寒热错杂、筋脉失养,给他开了调和寒热、疏风解痉、补养津血的中药。结合蒋先生的情况,周主任还推荐了中医耳豆贴敷治疗和合适的导引养生方法结合改善症状。

治疗两周后,蒋先生的状况就有了改善。如今,他的手抖症状较之前有了极大的缓解,手部控制力逐步恢复,整个人的状态焕然一新。

【来源:杭州交通918】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娱乐   病情   脖子   患者   中医   僵直   迟缓   症状   姿势   年龄   主任   动作   寒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