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逻辑变了,七夕在唯品会疯狂打折

奢侈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调整。以前这行靠品牌光环和 “越涨价越有人买” 的神话撑着,现在消费者心态变了,这套逻辑越来越不管用。大家不再扎堆为了炫耀买奢侈品,反而开始理性判断 “这东西到底值不值”—— 这种变化,刚好给特卖模式的兴起铺了路。

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核心是大家的消费观念变了。之前奢侈品总爱涨价,这让不少人开始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买奢侈品的初衷。业内人士就说过,“不再只认品牌”会成常态:以前买奢侈品是为了显身份,现在更看重实不实用、合不合自己心意。​

消费者一理性,就会更关注产品本身的工艺、设计,而非那些虚头巴脑的“面子标签”。这时候特卖渠道就有了机会,毕竟特卖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好东西,刚好契合这种需求。

品牌这边也在跟着调整,想找到和市场的新平衡。业绩不好看,奢侈品牌没法再靠“涨价保增长”躲在舒适区里,只能换更灵活的玩法。特卖会就是个好办法:既通过规则设计保住了品牌调性,又让消费者能以折扣价买到高端产品,相当于给了大家平等参与高端消费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特卖模式还改了奢侈品消费的“快乐感”。以前买奢侈品总跟 “阶层焦虑” 绑在一起,现在不用了,在特卖会上“淘货 的乐趣更吸引人。大家能自己挑喜欢的款式,用这种方式表达个性,比被动接受品牌灌输给你的 “价值” 要舒服得多。

线上特卖的爆发,更印证了这种趋势。现在在网上能轻松比价,平台还会精准对接想买的人,让折扣奢侈品流通得更快。对消费者来说,限时抢购不只是能省钱,更能自己掌控 “买不买”,这种感觉刚好符合当下理性消费的心态。​

比如最近七夕消费,唯品会做的奢侈品特卖活动就很典型:Burberry、COACH、MK这些牌子,直接打 2 折、3 折,价格低到让人惊讶,不少人盯着抢,一些经典款式很快就卖空了。平台数据显示,七夕前两周,MK、COACH、Burberry等品牌销量均同比增长70%以上。

现在奢侈品行业增速慢下来成了常态,而特卖模式刚好搭了座桥,让奢侈品消费在理性与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点。贝恩咨询预测,未来5年折扣零售的增速将远超整体市场,这不仅是对行业困境的应对,更是消费观念成熟的必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时尚   奢侈品   逻辑   疯狂   品牌   消费者   理性   常态   模式   行业   款式   观念   心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