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门户?宗馥莉放弃使用原商标,延续36年的“娃哈哈”要改名了

文 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截图,请悉知。

宗馥莉

前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句诗词,大概能说尽世间品牌的兴衰起落。

36年了的娃哈哈,即将在2026年销售年度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陌生又似曾相识的名字“娃小宗”。

消息传得很快,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毕竟这可是娃哈哈啊,可当他们看到通知上那些公司名称,看到宗馥莉的签名,大家都沉默了。

图源网络

那么娃哈哈是真的要改名了吗?宗馥莉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6年品牌说换就换

事情要从2025年2月说起。

那时候宗庆后刚去世不到一个月,正当外界还在猜测娃哈哈的未来走向时,一个低调的商标注册申请悄然完成。

图源网络

申请方是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商标包括“娃小宗”、“宗小哈”、“娃小哈”等一系列新名称。

类别之广,让人咋舌,从饮料、方便食品,到办公文具、教育娱乐、住宿餐饮,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想到的商业领域。

当时没人把这事当回事,毕竟企业注册点备用商标,太正常不过了。

而到了5月份,事情有了新进展,娃哈哈集团官方公众号发了条推送,介绍了一款新产品“娃小宗”无糖茶饮。

图源网络

当时市场反应平平,有人说名字土,有人说包装丑,更多人压根没注意到这个新品牌,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娃哈哈众多子品牌中的一个,就像之前的“爽歪歪”一样。

直到那份通知流出,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娃小宗”不是什么子品牌,它要取代的是“娃哈哈”本身。

通知的措辞很有意思,它没有用任何煽情的语言,没有提宗庆后的功绩,也没有讲什么品牌升级的故事。

图源网络

就是很平实地说了三件事,第一是公司一直在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后是在现行股权结构下,“娃哈哈”商标使用需要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最后是为了业务正常开展,决定启用新品牌。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商标用不了,只能换个新的。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按照公司章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必须获得全体股东同意。

图源网络

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商标就用不了,这就像三个人合租一套房子,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连WiFi密码都改不了。

宗庆后在世时,凭借个人威望和强势作风,这个问题被压在了水面下,现在人走了,矛盾浮出水面。

宗馥莉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手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股份,想要推动任何决策都困难重重。

图源网络

商标转让谈不拢,授权使用也没达成一致,继续用“娃哈哈”,就有法律风险,不用的话业务就得停摆。

而这一场商标之争的背后,或许还有一场更深层次的权力博弈……

一个商标引发的战争

娃哈哈的品牌价值有多大不用过多赘述,谁掌握了商标,谁就掌握了这家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可问题是,现在谁都掌握不了。

国资、宗馥莉、职工持股会三方都有自己的算盘,国资要的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工要的是饭碗和分红,宗馥莉要的是经营自主权,目标不同,诉求各异,谈判自然艰难。

图源网络

有知情人士透露,商标问题的谈判从宗庆后去世后就开始了,各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时间拖得越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就越大,毕竟市场不等人,经销商要进货,消费者要买东西,总不能因为商标问题就停下来。

宗馥莉的解决方案很务实,既然“娃哈哈”这块牌子暂时用不了,那就用自己能控制的资源另立门户。

宗馥莉

仔细看那份通知的落款单位,全都是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公司,这些公司在法律上独立于娃哈哈集团,商标使用不受股东会约束。

这招釜底抽薪,看似无奈,实则高明,一方面绕过了商标使用的法律障碍,保证业务能够继续,另一方面也在事实上掌握了品牌的主导权。

当然,这样做也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认不认,毕竟“娃哈哈”这三个字,不是随便换个名字就能替代的。

图源网络

它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情感,从这个角度看,宗馥莉选择“娃小宗”这个名字,也是煞费苦心。

这个名字就像一座桥,试图连接过去和未来,但桥能不能走通,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品牌更换,表面上是商标之争,实质上是中国家族企业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一次极限测试。

宗庆后

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可以压住各方矛盾,但当精神领袖离开后,制度的刚性就会显现,宗馥莉面临的困境,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接班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今摆在宗馥莉面前的问题很清晰但也很棘手,改名容易,改变认知难。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娃哈哈”不只是一个商标,更是一种生活记忆,现在突然说要改成“娃小宗”,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大概率是懵的。

宗馥莉

品牌认知的建立需要时间,而时间恰恰是宗馥莉最缺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对手虎视眈眈。

娃哈哈一旦出现品牌真空期,市场份额很快就会被蚕食。

而经销商的态度更为关键,娃哈哈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经销商网络。

图源网络

全国数万家经销商,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产品送到每一个角落,这些经销商跟了娃哈哈几十年,卖的就是“娃哈哈”这块招牌。

现在突然要换成“娃小宗”,他们心里能接受吗?

“娃哈哈”的困境

从营销角度看,“娃小宗”面临的挑战不小。首先是品牌定位问题。

“娃哈哈”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国民饮料品牌,老少咸宜,那么“娃小宗”要继承这个定位,还是另辟蹊径?

图源网络

还有就是产品线问题,娃哈哈旗下有上百个单品,每个都有自己的受众,这些产品是全部改成“娃小宗”,还是逐步过渡?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宗馥莉团队的智慧。

最难的还是情感认同,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就像可口可乐之于美国,娃哈哈之于中国。

这种情感认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是改个名字就能转移的。

宗馥莉

因此有营销专家建议,“娃小宗”要想成功,必须在保留娃哈哈基因的同时,注入新的品牌故事。

而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娃小宗”能不能接住“娃哈哈”的衣钵,最终还是要看销量说话。

如果消费者买单,经销商赚钱,那么品牌更换就是成功的,如果市场不认,那么这次改名可能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又一个经典败局。

结语

最终结果究竟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

2026年的春天,当“娃小宗”正式取代“娃哈哈”出现在货架上时,一场关于品牌、继承与创新的大考就将开始。

图源网络

这不仅是宗馥莉个人的考验,也是中国家族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娃哈哈终将成为历史,但它曾经创造的辉煌不会被遗忘,至于“娃小宗”能否续写传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娃哈哈   商标   品牌   网络   经销商   消费者   名字   市场   公司   通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