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备用方案,波兰担心被中国抛弃,急忙放行中欧班列

眼见中方的耐心逐渐趋于耗尽,唯恐被中方冷落的波兰幡然醒悟,迅速批准了中欧班列的通行。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23日报道波兰正在重新开放一处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该口岸对中国通往欧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至关重要。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称,俄白军事演习前关闭的口岸将于24日午夜重开,关闭措施已达目的,若紧张局势或邻国攻击性行为加剧,将毫不犹豫作适当决定。

我国在面对重大决定时一向未雨绸缪,更何况这次吃了这么大的哑巴亏,如今备用方案已经启动,未来绝不会在被轻易拿捏。

(波兰总理图斯克)

此前,波兰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行“西方-2025”联合军演及无人机越界事件为由,关闭了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边境口岸。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约300列载满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光伏组件的列车滞留在白俄罗斯边境,供应链综合成本上涨超过15%,严重影响了中国和欧洲国家的正常贸易。

有分析预测,倘若波兰边境封锁状况持续达三个月之久,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贸易额或将减少120亿至150亿美元,此数据涵盖了因货物延误产生的货值损失以及改道运输等额外成本;即便边境封锁仅造成一个月的延误,中资企业所遭受的损失也极有可能远超40亿至50亿美元。波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方,中欧班列在过去十年间为其带来了每年约5亿欧元的过境收入,然而当下,波兰却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将这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置于风险之中。

(中欧班列)

中方迅速对相关事件作出反应,外交部呼吁波兰尽快恢复通行,但波方起初态度强硬,称封锁只是临时安全措施且不针对任何国家。关键时刻,王毅外长抵达华沙,此访旨在就稀土出口许可谈判并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向欧洲传递中国掌握西方绿色转型关键资源及以合作促稳定的信号。从双方会后公布文件看,波兰态度有所转变。然而,俄白军演早在16日就已结束,但波兰依旧以安全为借口关闭边境口岸,造成中欧班列无法通行。

波兰采取此举的背后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其意图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作为谈判筹码,向中方施压,促使中方在俄乌冲突等相关议题上做出妥协或让步。当地时间9月2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会见中方官员时明确指出:
其一,波兰此举与经济毫无关联,纯粹是出于面子考量以及政治层面的操作;
其二,类似中国这样的强国,完全有能力从容应对此类状况;
其三,中国需知晓,在欧洲的中心地带,有你们最为友好且可靠的伙伴。只要中国有需要,白俄罗斯将永远是值得依靠的对象。

然而,仅仅过了数日,波兰的立场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波兰给出的原因是“这一(关闭口岸)措施已经达到了目的。”但事实上,真实情况是中国迅速实施了备用计划,这一举动让波兰认识到,自己并不具备制约中国的实力。

(中欧贸易路线)

面对这次突发挑战,中国不仅紧急协调货物流向,还加快推进北极航线和南线替代通道建设,主动打破潜在“卡脖子”风险。

首先,加速利用海运通道,尤其开发北极航线。气候改善下,中俄推进北极东北航道季节性通航。今年夏天中国企业开展北极航线集装箱测试服务,其航程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约三分之一,运输周期约18天,适合运输大宗且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

其次,加速推进中欧班列南线建设,中吉乌铁路等项目正筹备。9月22日,中格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格鲁吉亚是中欧班列南通道关键节点,线路贯通后货物可经里海—高加索—土耳其直达欧洲,削弱波兰交通垄断地位。未来中欧班列有望绕过俄、白、波,从中亚南部接入土耳其及巴尔干深入欧洲,分散运输风险。

波兰低估中国应变能力,妄图以关闭边境迫使中国对俄施压,但现实很快警示波兰。中欧班列仅是中欧贸易网络一环,中国有能力突破波兰封锁。欧洲各国需中国商品,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若波兰长期阻挠中欧班列,既损中波关系,也会引发欧洲内部不满。

(中欧班列)

在波兰国内,不少声音对通过关闭口岸来向中国施压的做法也持否定态度。其中,波兰铁路货运公司就曾公开发出警告:倘若边境长期处于关闭状态,中欧之间的货运业务将会改道,经由白俄罗斯转运至波罗的海的港口,再通过海运运往德国、荷兰等地。尽管这样的运输方式成本会有所上升,但却能在短期内缓解货物交付的压力。而如此一来,波兰将会损失一大笔可观的收入,其在相关领域的战略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已开始建立“陆路+海路+极地通道”的多层次格局,避免关键节点成为贸易命门。

波兰这才如梦初醒:若中国永久改线,每年250亿欧元的欧亚转运蛋糕将与自己无关。

9月24日零时,首列满载吉利汽车零部件的货运班列驶出马拉舍维奇,波兰政府官网低调发布声明称因安全形势缓和恢复相关通行,未道歉、未提赔偿、未解释为何“军事演习结束八天后”才宣布形势缓和。这场持续13天的“封锁—解封”风波,虽看似是中欧贸易小波澜,实则警示所有试图将经济议题政治化的国家:

全球化供应链下,以“卡脖子”制约他国是双刃剑,终将反噬自身;中国有充足战略回旋空间和多样替代方案,以贸易通道为筹码迫使中国屈服,只会加速自身边缘化;小国若在大国间摇摆不定,消耗的是国家信誉资本,投资者撤资将使国家失去长期繁荣基石。

(中欧班列)

此次风波给中波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消除,且会坚定中方推动中欧贸易路线多元化的决心。若他国效仿波兰“卡脖子”要挟中国,必将付出代价。未来中欧班列将构建更稳固多元的多线路运输网络,减少对特定国家或单一路线的依赖。全球化迈向新阶段,能拨开地缘政治迷雾、构建多元保障体系的企业和国家,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中国   中欧   波兰   担心   方案   白俄罗斯   边境   口岸   欧洲   中方   北极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