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明日就将正式开启“上蒸下煮”的三伏天模式,而入伏以后,高温高湿的天气将接踵而至,这个时候也到了养护身体的关键期。
因为三伏天正处于“七上八下”的汛期,加上这个时节高温不断,因此在民间一直认为入伏以后的三伏天,这是一年之中比较凶险的时候,一定要防暑、湿、寒、燥、火和风这六邪,因此平安舒服过伏天是三伏天的重点。
入伏以后在民间有着很多讲究和习俗,除了饮食要适当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高温高湿的消耗外,在衣食住行上也要多注意,并且也要抓住这冬病夏治的黄金期,这些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应对高温高湿三伏天的生活智慧。
不是迷信!明日入伏,最不能做的6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入伏以后民间特别讲究三伏天的养生,因此像拔火罐去寒湿,以及贴三伏贴等帮助养护身体,都成了入伏后的传统习俗。
入伏以后进行拔火罐和贴三伏贴这些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身体除寒祛湿,因此在贴三伏贴拔火罐以后,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沾染寒凉,也就是凉水洗澡和饮冷饮等,因此在三伏天里做这些养生活动的时候,切记要避免沾寒凉,否则可能这些活动都是无用功,并且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入伏以后用热水泡脚也是养护身体的好方法,但是这个时节用泡脚,切记不要边吹空调边泡脚,因为泡脚会使身体的汗毛孔张开,这个时候吹着冷风,很容易让身体受到伤害,也失去了泡脚的意义。
入伏以后民间有个老传统就是“晒伏”,因为入伏以后也到了雷雨高发的汛期,加上天气炎热,地面的水分都会被蒸发起来,这个时候家里的被褥和生活用品,特别容易受潮发霉,并且人出汗多也容易让贴身的被褥滋生害虫。
入伏以后要趁着天气晴好,经常晾晒家中被褥,以及以及一些容易受潮的生活用品,这样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去除被褥和物品湿气潮气,并且晒死潜伏在上面的虫卵,而不勤晒被褥和生活用品,很容易让这些物品发霉生虫造成损失。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每年入伏以后,家里饲养的鸡鸭鹅就开始不爱下蛋,并且一些牲畜也不爱长肉,民间管这叫做“歇伏”,这个时候要给这些禽畜降温和增加精饲料。
而人到了入伏以后,防暑热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高温时间段里讲究歇息,这个时候不适合顶高温和战烈日出门劳作,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身体受到伤害。
入伏以后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一天之中最热的时间段要懂得“歇伏”,减少运动和劳作,适当休息和午睡,养护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劳作。
入伏以后高温高湿的天气里人不爱吃饭,很多人不愿意吃油腻的食物,而是喜欢吃瓜果蔬菜,甚至不少人觉得这是减肥的黄金期,而选择用瓜果来代替正餐。
入伏以后人的消耗会特别大,这个时候要多补充蛋白质,所以民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的说法,因此这个时节更要吃饱吃好,注意荤素搭配和营养摄入的全面,而吃素不吃肉是特别不可取的。
入伏以后炎热的天气里,人很容易大汗淋漓,因为人的头部是阳气最足的地方,所以头部是出汗最多,而且头部降温也快,因此很多人喜欢出汗后凉水洗头或用冷风吹头。
入伏以后正是养护阳气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用凉水洗头和吹头降温,都是特别损伤阳气的行为,而且也容易让身体感染风寒,而入伏最要防的就是“风邪”的侵入,所以吹头降温的事在入伏以后千万不能做。
今年三伏天属于10年一遇的“短三伏”,除了仅有30天时间以外,因为入伏的比较晚,正处于“七上八下”的汛期,因此入伏后雨水会比较多,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防台防汛工作。
而大雨过后会把岸上的泥沙和杂物冲入河水和海中,这个时候近海和河中的河鲜和海鲜都会受到污染,尤其是贝壳类的水产品,因此大雨过后这河鲜和海鲜最好暂时不要吃。
明日入伏,高温高湿的天气来袭,这个时节也是养护身体的关键期,因此这6件最不能做的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