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2025年8月28日,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现场,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顺利入仓,大坝面板浇筑工作较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标志着李家岩水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式转入蓄水准备阶段,为后续下闸蓄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坝高123米,坝顶长373米
面板面积相当于105个标准篮球场
据了解,李家岩水库大坝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3米,坝顶长度373米。大坝面板作为防渗核心结构,采用C30钢筋纤维混凝土浇筑完成,使用混凝土总量达2.48万立方米,总面积4.43万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大坝面板浇筑完成是李家岩水库建设中的关键性进展,标志着大坝防渗体系基本形成”成都环境集团李家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协调参建各方加快推进建设,让李家岩水库尽快具备蓄水条件。
李家岩水库效果图
运用先进技术应对多重挑战
有效施工时间缩短41天
大坝建设期间面临着夏季高温多雨、坝体沉降周期长、工期紧张等多重挑战。
面对挑战,建设团队如何破解?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采用了“分序跳仓、先奇后偶、无轨滑模一次成型、雨天覆盖防护”的混凝土浇筑思路,同时,还结合工序清单管理、每日碰头总结、24小时旁站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成功攻克了“高温汛期不利面板浇筑”等技术难题。
据悉,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员200余人,配置无轨滑模6套、卷扬机14台、钢筋台车4台,实现4块面板同步连续浇筑,实现面板混凝土浇筑有效施工时间缩短41天,效率提升28%,提前完成大坝面板浇筑节点目标。
双水源格局守护“水安全”
可满足中心城区30天应急用水需求
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李家岩水库建成后将实现多年平均供水2.68亿立方米,提供4209万立方米应急库容,可满足中心城区30天、人均综合生活需水70%的应急供水需求。该工程的投用将彻底打破成都单一水源供水格局,形成“双水源保障网”,极大增强超大城市供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
“李家岩水库是成都市的‘水缸’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超大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这意味着成都市民今后喝水更放心、用水更安心,城市韧性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也更有底气。”李家岩公司相关责任人说。
据悉,目前李家岩公司正协同各参建单位加快推进坝前盖重、防浪墙等剩余工程施工,同步开展蓄水安全鉴定与验收准备工作,全力冲刺2025年12月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具备下闸蓄水条件这一关键目标。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