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暴雷!338亿资产99.91%在美国,15万股民血汗钱恐打水漂

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新潮发布会


引言:ST新潮注册在山东,董事会在北京,99.91%的资产却在美国。这样“奇葩”上市公司你恐怕见都没见过。


更加“奇葩”的是,该公司从2022年开始,到2024年9月累计利润超过了70亿,但母公司却15年没有分过红但就这都还有10万股东愿意投资它。


2015年到2017年间,ST新潮还拿着融资来的近124亿元,全部投资到了美国。


而且美国公司的人均年薪竟然高达175万元,远高于当地的平均标准,国内的母公司却负债累累,一度达到了24亿元。


图源:证券日报


就这样的一个公司,竟然还有两大能源巨头,分别愿意出42.16亿元、117.92亿元,上演A股市场中少见的竞争性要约收购一家屡屡暴雷的公司股票。


而ST新潮能源在这收购的关键时刻,却自断长城,传出了财报难产的消息。


ST新潮的股票也将从5月6日开始停牌,如果ST新潮2个月内还是没办法发布财报,将会面临停牌退市的风险


在这交易的关键时刻,ST新潮却自己掉链子ST新潮内部的魔幻,不是普通人能看懂的!


煤炭巨头争购“三无公司”


ST新潮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家“三无公司”——无集中股权,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


图源:中经网


纵观ST新潮的历史,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最少15次的重大股权和资产转让。


这也就造成了ST新潮内部混乱的公司股权结构和资产情况。


各路资本在ST新潮董事会上明争暗斗,并最终使得ST新潮在2024年被戴上了“ST”帽子。


但就是这样一家离退市越来越近的公司,竟然引来了各路能源巨头掏出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真金白银出来争相角逐购买股票。


图源:中国证劵报


它们到底看中了ST新潮的什么?


2024年8月,一家名叫汇能海投的公司,忽然宣布将拿出97亿元,收购ST新潮46%的股权。


此时的ST新潮已经因为一系列问题,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汇能海投的母公司是来自内蒙古的煤炭巨头——汇能集团


这个集团自成立以来,几乎没有走出过内蒙古,为什么这次一出手,就是近百亿,收购可能被退市的ST新潮的大量股份呢?


图源:新潮官网


彼时汇能集团正准备走国际化路线,收购ST新潮的大部分股份,是看上了ST新潮三百多亿的优质的海外油气资产。


彼时的ST新潮被视为股市的“雷区”母公司负债累累15年不分红,公司内部更是治理混乱,以至于被“ST”。


最后虽然因为汇能操作不合规,交易被叫停,但是这次收购却是彻底为屡屡暴雷的ST新潮,打了一波免费广告。


汇能退场后,其他能源巨头纷纷下场,希望拿下ST新潮。


图源:新潮官网


他们这么做,无非是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控股ST新潮,进而得到ST新潮优质的338亿海外油气资产,帮助公司完成结构转型。


第二ST新潮再怎么差,也是A股上市公司,如果实现控股,那么可以借助控股上市公司的身份,来扩宽自身的融资渠道,进而提升自身的估值。


2025年1月,浙江的“金帝石油”率先下场,拟以3.1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ST新潮20%的股份,如果这项交易最终能够完成,“金帝石油”将花费42.16亿元。


“瘦田无人耕 ,耕开有人争”,4月份,同为内蒙煤炭巨头的伊泰集团也下场,计划以3.4元/股的价格,向ST新潮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准备购入ST新潮51%的股份,如果此项收购完成,伊泰将要花费117.92亿元。


图源:新潮公告


两大巨头下场竞逐一家频频暴雷的公司,这在A股交易市场上也是闻所未闻


随着ST新潮财报的难产,ST新潮也进入停牌阶段


5月8日,ST新潮再传消息,金帝石油只要约收购了ST新潮总股份的0.14%,金帝的要约收购失败,无奈退场。


伊泰的要约收购要到5月22日才有结果。在这期间,ST新潮经历了财报难产正式暴雷停牌等风波,不知伊泰到22日,会作何反应?


毕竟ST新潮的雷远远不止这一个。


“双话事人”


ST新潮最“奇葩”在于,在公司内部从理论上来说,ST新潮没有控制股东,没有实控人,各股东股权也非常的分散


图源:网络


但是在现实中,ST新潮的实际控制权在刘斌和刘珂两个湖南兄弟手中


从2018年刘珂成为新的董事长后,后面的ST新潮董事长之位,竟然出现了“弟终兄及”的现象。


2021年公司股东大会为了反对刘珂,ST新潮甚至出现了“两个董事会”——“双话事人”的神奇局面。


ST新潮一度出现了无实控人的混乱状态。


后来刘珂把位子让给了自己的哥哥刘斌独自出走美国。


外界以为ST新潮的内部混乱局面就此结束。


图源:新潮公告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刘珂到美国后,仅仅用了0.01%的股权,就以釜底抽薪之势,实际控制了ST新潮的338亿海外资产。


ST新潮的注册地是在山东烟台。前身是烟台牟平的一家纺织厂,1988年这家企业对外发行了1400万股。


1993年正式改名为新潮实业,随着企业的壮大,新潮的业务也逐渐转向进出口领域。


1996年新潮实业成功上市,之后新潮实业业务逐渐多元化,开始涉足房地产、汽车、化学、零售等等行业。


图源:新潮官网


业务太多,也导致新潮实业没有核心业务,这也就导致了新潮的业务一直不温不火。


一直到2015年,新潮实业开始奔赴海外进入油气行业,这才有了核心业务,新潮实业也改名为新潮能源


从2015年开始,新潮能源陆续在国内拿到了超124亿的融资,拿着这些钱到美国买油田。


大量的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利有弊。


一方面有公司有了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另一方面高额的融资也稀释了大量股权,公司缺乏绝对的控股人,也会导致公司高层的不稳定性加剧。


图源:新潮官网


在布局油田的过程中,ST新潮也开始退出其他行业,这也应引发了新一轮的新潮股东大洗牌。


刘珂刘斌兄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其他几大股东,最终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的形式,否定了当时的董事会,重新组建了自己的董事会班底。


刘珂也顺利的成为了新的董事长


不过刘珂可以用这种方法坐上董事长的位置,也意味着别人也可以这样坐上董事长的位置。


2021年,几个大股东为了实控人的位置,以同样的方法,围攻刘珂,最终重新组建了董事会。


图源:新潮发布会


刘珂却不承认新董事会,于是新潮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双话事人”的局面。


但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2023年刘珂想到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他把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哥哥刘斌,自己远走美国。


正当众人以为ST新潮的闹剧就此结束的时候,刘珂却在美国放了一个大招


刘珂到美国后,立即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花了100万成功拿到了新潮美国子公司0.01%的控股股份


没有经过母公司董事会的同意的情况下,刘珂却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子公司。


图源:网络


根据当地的法律,新潮美国子公司做为合伙企业,执行董事拥有公司的实控权。


所以即使刘珂只拥有0.01%的股份,但是依然实际控制了新潮美国子公司。


也就是说,刘珂只用了100万元,就成功撬动了新潮美国子公司338亿的资产,而在今年的3月,刘斌成为了ST新潮能源的法人。


无论怎么看,如今ST新潮的实际话事人,都是刘珂刘斌兄弟。


而两兄弟的釜底抽薪,也进一步导致了新潮的暴雷


99.91%资产在美国,

连换3家审计无人敢签字


ST新潮的国内母公司虽然在2021年一度负债24亿,但是ST新潮在美国的子公司却很赚钱。


图源:新潮官网


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ST新潮在靠着在美国的的生意,累计净利润超过了70亿元。截止2023年上半年,ST新潮的海外资产更是达到了338亿。


但是子公司在美国赚的钱,一分都没有流回国内。要知道,投资到美国的一百多亿,都是ST新潮在国内融的资。


面对公司为何十几年没有分红,子公司在美国赚的钱,为什么不流回国内的种种疑问时。


ST新潮却冠冕堂皇的解释道,是因为国内的母公司债务、官司缠身,如果把钱转回来,就会被划走,从而影响子公司在美国的持续经营


图源:华夏时报


ST新潮的所作所为,着实寒了一把ST新潮15.89万股民的心,也让负责对ST新潮审计的会计事务所胆战心惊,甚至充满了疑惑。


刘珂远走美国之后,ST新潮美国子公司就频频出现异常。


2023年ST新潮美国子公司竟然光工资就发了4.3亿元,人均年薪超过了175万元,超过了当地工人平均年薪的三倍有余


当时ST新潮母公司的高管工资总和,也不过1000万,而在ST新潮子公司普通员工中,前十年薪甚至在210万到380万左右。


更加奇怪的是,ST新潮美国子公司有钱发工资,却还要在2024年对外发行7.5亿美元的高息债券。


图源:央广网


面对如此诡异的数据,相关部门要求ST新潮美国子公司进一步展现工资信息时,ST新潮子公司却以工资是员工隐私,进一步展现可能会触犯当地法律为由,拒绝进一步透露


但其实,如果在没有签订保密协议的情况下,展现正常的工资信息并不违法,在加州等地区,甚至还颁布了相关的薪酬透明规定。


更加严重的是,ST新潮的美国子公司接受国内审计机构的检查覆盖率只有18%,许多应该检查的数据,审计机构根本看不到。


所以在2025年1月,负责ST新潮上一年年报审计的中瑞诚会计事务所,拿着可怜的数据审计了两个月,最后越想越不对劲,竟然直接溜了。


图源:新潮公告


当然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含蓄——自己人手不够,这么大的事务所,人手不够这个理由,着实有些委婉。


这也不是ST新潮第一次“吓退”会计事务所了。


2022年原本为ST新潮服务的众华会计事务所,就因为人员变动而终止了服务。


2023年新的会计事务所——中兴华会计,又因为在审计报告在给了否定意见后离开。


后来整整一年,ST新潮都没有继续找会计事务所。到了2025年1月,才找到中瑞诚,没想到短短短两个月,人家就跑了。


图源:中国能源网


很快,ST新潮又找了立信会计事务所,但随着4月底ST新潮财报的难产,也可以看出,立信没有按照ST新潮所想的那样签下该签的字。


写在最后


截止今年3月,ST新潮的五大股东都是中资公司,但是ST新潮99.91%的资产却都在美国,而出走美国的刘斌,现在更是实际控制了ST新潮在美国的338亿资产


虽然ST新潮母公司仍然在嘴硬声称资产控制权依然在手,但是海外利润迟迟不回流输血母公司,却也是铁的事实


图源:新潮发布会


目前ST新潮仍然在停牌阶段,未来两个月内,ST新潮能否拿出自己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还是个大问题。如果拿不出财报,ST新潮退市将成定局15万股民估计只剩下哭的份。


如今ST新潮的商业信誉和对资产的可控度,已经备受质疑。无论拿不拿得出财报,对于15万股民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打通境外资金回流通道,给股东分红,给母公司止亏回血,保持住投资者对ST新潮的市场信心,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血汗钱   股民   巨头   打水   资产   新潮   美国   子公司   母公司   公司   股东   董事会   股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