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家咖啡店,老板说只接待朋友,不伺候客人,店关门那天,他在朋友圈写他们不懂艺术,底下评论刷屏,我懂市场,这话挺实诚,成都杭州也有七八家这样的小店,营业执照都注销了,这些店有个共同点,年轻人排两小时队,就为拍几张照片,拍手冲咖啡的慢动作,拍英文菜单,拍窗台上的猫,拍完就走,不点单,也不花钱。

这些人不是来喝咖啡的,是来演自己的,主理人这个词最早是潮牌圈用的,后来被小红书和抖音一用就泛滥了,拍个研磨咖啡豆的镜头就能装成人生赢家,00后去打卡不是跟风,是想让别人知道我懂点东西,有想法,90后去是凑热闹,00后去是想说我是谁,他们要的不是那杯咖啡,是社交平台上能撑住身份的那点东西。

可问题来了,有些店把精致变成欺负人的手段,一杯咖啡卖一百八十八,放两首钢琴曲,不是现场弹的,就是播放器循环,有人喝出豆腥味,店员说你不懂风味,你问一句,人家翻白眼,菜单满是中英文混着写,面包非得十六层酥皮,连空气都得讲点道理,这不是专业,是装样子,米其林靠的是厨师的手艺和实打实的味道,主理人店靠的是我比你懂这几个字。

政策也开始管了,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出了新规定,不准网上乱吹工艺参数,年轻人也慢慢看明白了,2025年第二季度,B站和豆瓣上“反精致”搜的人多了三倍,大家开始找真香小店实测,看哪家东西便宜又实在,日本那些老店讲的是侘寂,意思就是得认了不完美,咱们这边的主理人一开口就是我比你高级,差的不是美学,是态度。

街边五块钱一个的热包子,能火十年,不是因为它多有格调,是你吃了能填肚子,没人跟你讲那些大话,市场不嫌人有个性,它嫌人以为有点风格就能躺赢,还不肯弯腰,你开一家店,不能光靠一口气撑着,气会散,钱不会骗你,顾客愿意掏钱,是因为你东西管用,不是因为你摆了个样子。

有人觉得关店是审美不行,其实不是,是大家终于看明白了,你不能拿情绪当饭吃,你不能让顾客觉得自己矮一截,你不能把看不懂当成高雅,真正的精致是让人舒服,不是让人憋得慌,现在年轻人不买账了,不是他们变了,是他们更清楚了,你再会拍视频,再会讲故事,顾客进门第一件事还是看价格,看味道,看服务,别的都是空的。
主理人泡沫散了,可年轻人的心气还在,他们不是不要美,是想美得踏实,不是不要仪式,是不想被仪式推着走,下次你进一家店,别急着拍照,先想想,这儿让你自在吗,你真愿意为它掏钱吗,要是心里没底,那就别犹豫,转身走就是,你的钱包,比啥滤镜都实在。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