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粮油圈直接炸了锅。
多家中国企业突然歇了对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采购,一停就是数百万吨的量。
要知道,咱们可是巴西大豆的最大买家,之前合作得蜜里调油,怎么说停就停?其实答案特简单:巴西大豆的价格实在飙得太离谱了。

老实讲,中巴大豆贸易之前那可是实打实的双赢。
这些年中国每年都要进口上亿吨大豆,巴西几乎承包了咱们大部分需求。
之前因为调整了对美大豆的进口,巴西顺势补了上来,成了咱们大豆供应的核心支柱。
巴西那边也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农场主把破农舍换成小别墅,泥巴路都修成了水泥路。

本来这合作能一直顺下去,没想到巴西商家突然开始抬价,对华大豆报价直接冲到650美元一吨,比美国大豆还贵不少,创下近四年的新高。
这价格一涨,连锁反应就来了。
国内食用油生产成本跟着往上走,饲料原料也变贵了,最后很可能会影响到猪肉、牛肉这些咱们常吃的肉价。
说真的,巴西这波操作有点没摸清门道,好好的合作非要往涨价上靠。

涨价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背后早有端倪。
中国之前减少了美国大豆的进口,这么大的采购缺口全让巴西接了过去。
短时间内这么多订单涌过来,巴西的大豆供应根本扛不住,价格自然就被推上去了。
而且timing也不太巧,现在正好是巴西旧豆子快卖完、新豆子还没成熟的空窗期。

能马上发货的好豆子本来就少,可咱们这边榨油、做饲料的需求没断,还得正常买。
这种供需紧张的情况,让一些巴西卖家觉得有机可乘,敢狮子大开口了。
更倒霉的是,老天爷也不给力。
10月份巴西北部下了连阴雨,上百万公顷的耕地都被淹了,南部又闹干旱,大豆产量直接受影响。

再加上巴西卡车司机因为燃油涨价罢工,港口堆了好多大豆运不出去,运输成本涨了不少,这些成本最后全摊到了大豆价格里。
可能巴西商家觉得,中国刚需摆在这儿,再贵也得买。
但他们显然误判了,中国敢果断停购,手里握着实打实的底气。
首先是咱们的库存够足。

现在国内大豆储备已经攒到4500万吨左右,撑几个月完全没问题。
真要是市场有波动,中储粮还能投放储备大豆,稳住价格。
本来想是不是库存只能应急,后来发现完全能撑到新豆上市。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布好了多元采购的局。

暂停巴西大豆采购没多久,咱们就跟阿根廷签下300万吨的大单,价格还比巴西便宜40美元一吨。
除此之外,乌拉圭的大豆咱们收了不少,俄罗斯大豆也通过快速通道补位,甚至远在非洲的南非,咱们也开始从那儿买大豆。
这些动作可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现在全球到处都有咱们的大豆采购渠道,形成了一张覆盖南北美、东欧、非洲的采购网。

很显然,巴西只是这张网里的一员,不是唯一选项。
如今,巴西不少大豆货轮还滞留在港口,每天都要花不少仓储费,商家的利润一天天在减少。
说实话,巴西这波涨价真不是明智之举,长期下来可能会永久性失去部分中国市场。
中国停购巴西大豆,从来不是赌气,而是算得明明白白的理性选择。

贸易合作的核心是互利共赢,靠坐地起价破坏信任,最后只会反噬自己。
未来随着巴西新豆上市、全球采购格局调整,大豆价格大概率会回归合理区间。
而这波博弈也让大家看清,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一方,手里的选择权越来越足,这才是最硬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