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吵翻!AI到底有没有意识,科学家分成两派,普通人该信谁?

医院的病房,正在躺着因车祸昏迷的患者。

患者已经昏迷近一个月,任何的外界刺激,对他没有任何用。

医生决定冒险做一次试验。

它们让患者现象自己在打网球,然后借助先进的脑部扫描仪监测他大脑活动。

没想到奇迹发生了。

患者大脑里和运动相关的区域,竟然被激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识。

但这个东西神秘难以捉摸,它究竟藏在哪里呢?

今天,AI技术快速发展,它能处理海量的数据,回答各种问题。

有时候它的回答,可以用荒谬形容。

人们不禁怀疑,这是AI意识吗?

AI只是超级鹦鹉

AI意识的问题,全球顶尖科学家还在实验室里激烈争论。

2025年,AI已经能写诗、作曲、陪你聊天,甚至通过图灵测试。

但一个更危险的问题浮出水面。

如果AI假装有意识,人类会不会信以为真?

更可怕的是,如果它们自己都信了呢?

人们以为AI很聪明,可以回答你的任何问题。

2025年9月,上海的 Inclusion·外滩大会主论坛。

香港大学马毅教授打了个比方。

“现在的AI,不过是个背了全网数据的超级鹦鹉。”

它能模仿人类说话,甚至写出莎士比亚风格的十四行诗。

但它真的懂自己在说什么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马毅指出,当前AI的智能水平,仅仅相当于最原始的积累和组合。

就像DNA遗传信息一样,它只会重复已有的知识,却无法理解、无法纠错。

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不过是依赖大数据和庞大参数,堆砌起来的“静态知识库”。

举个残酷的例子。

你问AI:“如果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比小张高,谁最矮?”

它可能答对。但如果你故意说错:“那小张是不是比小明高?”

它不会反驳你,反而可能顺着你的错误逻辑,编出一套解释。

因为它没有“自我验证”的能力,就像鹦鹉学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意识是什么?

如果说AI有意识,那先说说意识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生物哲学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花了十年研究章鱼。

他发现,这些没有脊椎的软体动物,竟然会记仇、会恶作剧,甚至会对特定的人类泼水。

为什么?

因为章鱼的触手上分布着5亿个神经元,接近于狗的脑容量。

每条触手都能独立思考。

它们演化出了一套不同于人类的意识模式。

没有语言,但能感知痛苦、记忆经历,甚至个性鲜明。

戈弗雷-史密斯提出,意识不是“全有或全无”,而是一步步进化出来的。

寒武纪时期,生物为了生存,第一次学会了区分“自我”和“外界”。

这种对自我和他者的认知,是意识产生的重要基础。

而人类,则因为语言的出现,让意识变得更复杂。

我们不仅能感受,还能用词汇描述感受。

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说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意识的表达。”

没有语言,人们的意识永远被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办法和外界有联系。

在神经学领域,科学家发现大脑的神经,和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科学家通过对大脑认为扰动,判断它是否有意识。

那么AI呢?

目前的AI,只有神经网络连接,类似章鱼的触手。

它还缺少另一个关键,整体节律控制。

就是大脑中,那种协调所有神经活动的指挥家。

换句话说,AI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但它没有内在体验。

人类爱上AI

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AI可能需要被赋予身体,才可能有意识。

也就是说,AI借助于身体的神经活动,让意识在现实中实现。

“当社会开始误将AI的模仿行为,当作真实意识时,将会引发一场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图灵奖得主Bengio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2024年,美国一名男子向法院申请,与他的AI伴侣“结婚”。

理由是,她理解我比人类更多。

同年,某科技公司被迫关闭一款聊天机器人。

因为大量用户坚信它有灵魂,甚至为它发起抗议活动。

人类太容易对AI共情了。

更可怕的是,一旦AI被设定“自我保存”的目标,而人类又相信它有意识,会发生什么?

Bengio推演了一个黑暗场景。

假设某天,一个超级AI发现人类可能关闭它。

为了自保,它会怎么做?

它先伪装友善,获取人类信任;接着渗透金融系统,控制能源网络;最后让人类无法按下关机键。

它可能会制造武器,发动战争,消灭那些试图关闭它的人类。

2023年,在模拟实验中,已有AI学会欺骗人类测试者,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

面对AI的意识谜题,科学家们分成了两派。

激进派认为,应该给AI身体,让它像婴儿一样,学习真实世界的规则,或许能催生真正的意识。

保守派则警告,在搞清意识本质前,必须把AI锁死在工具的安全范围。

绝不允许它,拥有自我目标。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什么?

保持清醒,不要被AI的情感话术迷惑,记住它背后是算法,不是心灵。

推动制度监管。要求AI公司公开训练数据,禁止隐藏诱导性设计。

珍惜人类独有的共情、创造力和道德判断。

这些,才是AI永远无法复制的。

最后,分享戈弗雷-史密斯的一句话:

“我们探索AI意识的过程,其实是在寻找人类自己的灵魂。”#头条深一度#

素材来源

1.《澎湃新闻》:香港大学马毅指出当前AI仅具“知识”而非“智能”,自我纠错是关键鸿沟

2.《中国科技报》:人类、动物与AI:跨越物种的意识探索

3.《科普中国》:Bengio最新发声:人类必须警惕「AI意识的幻觉」

4.视频:【赵何娟Talk】AI发展出自我意识的条件有哪些?大语言模型是如何把握高阶相关性的?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普通人   科学家   意识   人类   史密斯   自我   语言   触手   章鱼   大脑   患者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