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个名字曾如雷贯耳,他从400元起步,缔造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被称为“天下第一悍庄”,他就是唐万新。
然而,曾经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如今的他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竟是因为法院高达2000万的悬赏追债。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唐万新究竟如何从资本市场的宠儿沦为被悬赏追逃的对象呢?
年轻时的唐万新,在学业上并不顺遂,两次考入大学又两次退学,但他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安分的劲儿,早早便踏上了创业之路。
1986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唐万新,瞅准了当时乌鲁木齐还较为稀缺的彩扩业务,他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400元,租下一个小门面,和6名同学合伙,创办了“朋友彩印店”。
他别出心裁地对外招工,要求应聘者先交押金,用这些押金在商场租赁小彩扩柜台,在乌鲁木齐一口气设了20多个点。
为了降低成本,他亲自带着胶卷往返广州冲洗,还推出低于市场价60%的冲洗价格,迅速占领了乌鲁木齐80%的市场份额,短短两年时间,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60万。
而后他便拿着这笔资金,开始打造他的商业帝国。
1992年,唐万新联合兄长唐万里,先后成立了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和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德隆系”正式启航。
起初,德隆涉足的行业五花八门,从房地产、农业种植业到歌舞厅,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尝试,但成绩依旧是好坏参半。
真正让唐万新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是他在“一级半市场”的操作,当时许多国企职工手握单位的股票,却对股票的价值和市场缺乏了解。
唐万新精准地抓住了这个信息差,开始疯狂收购这些法人股,他曾一口气吃下西北轴承的1000万元法人股,随后迅速转手,以4000万元的高价卖出,几天之内就净赚3000万元。
尝到甜头的唐万新,一发不可收拾,转战四处收购已发行未上市的股票,积累了巨额财富。
1996年,唐万新将目光聚焦到了股市二级市场,开启了他“天下第一悍庄”的传奇之路,他盯上了新疆屯河、湘火炬和合金投资这三只股票,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老三股”。
在他的操纵下,“老三股”的股价一路飙升,即便在熊市中也逆势上扬,短短几年间,湘火炬的流通市值增长了37倍,新疆屯河和合金投资的流通市值也分别增长了26倍,总市值一度超过200亿元。
唐万新也因此声名大噪,被市场奉为“股神”,“德隆系”的名号更是响彻资本市场,此时的唐万新,野心极度膨胀。
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炒股盈利,而是妄图打造一个横跨金融、实业等多个领域的庞大帝国,为了实现这一野心,唐万新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他提出了所谓的“产业整合”战略。
表面上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注入实业,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实际上却是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进行疯狂的融资和扩张。
他先后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构建起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金融帝国,在这个过程中,唐万新的狂妄心态也暴露无遗,他在办公室挂上了“唯我独尊”的横匾,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主宰。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渊,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随着唐万新的资本运作不断扩张,德隆系的资金链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维持股价的高位和庞大帝国的运转,唐万新开始不择手段地融资。
他控制的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通过金新信托、德恒证券等6家股权托管公司,以向客户承诺按期还本并支付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但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2001年随着股市环境的恶化,以及市场对德隆系质疑声的不断增大,“中科系”崩盘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德隆系的资金链开始出现裂痕。
2003年底,新疆啤酒花董事长卷款潜逃,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自查关联方贷款,这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德隆系的危机全面爆发。
2004唐万新40岁生日刚过10天,合金投资率先遭遇跌停,次日,“老三股”全面崩盘,股价在短短十余个交易日内暴跌,市值蒸发160亿元。
德隆帝国瞬间分崩离析,唐万新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在这场危机中化为泡影,2004年底,唐万新被警方逮捕。
2006法院公开宣判,唐万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因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曾经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天下第一悍庄”,最终沦为了阶下囚。
2012年唐万新出狱,本以为他会就此低调生活,远离资本市场的喧嚣,但他似乎并未放弃东山再起的念头。
渐渐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由以前德隆员工担任要职的企业,被称为“新德隆系”,虽然行事风格比以前低调了许多,但依然能看到唐万新的影子。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他网开一面。2022年11月1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悬赏执行公告,被执行人正是唐万新。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资金链断裂时,他的帝国瞬间崩塌,这也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中,都不能被短期的利益冲昏头脑,唯有脚踏实地,坚守正道,才能行稳致远。
唐万新的结局,也给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的人敲响了警钟,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事,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